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強全社會思想道德建設

發布時間:2024-04-08 15: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於(yu) 慧穎(東(dong) 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部教授)

  加強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是提高全社會(hui) 精神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會(hui) 風尚的重要途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激發人們(men) 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這一重要論述,為(wei) 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強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激發人們(men) 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

  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激發人們(men) 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使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認識到道德對於(yu) 個(ge) 人、對於(yu) 全社會(hui) 的重要性,是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

  道德之於(yu) 個(ge) 人、之於(yu) 社會(hui) ,都具有基礎性意義(yi)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社會(hui) 生活的和諧穩定、社會(hui) 秩序的良性運行,需要良好的法律規範、法治機製予以保障。但古今中外的經驗表明,僅(jin) 僅(jin) 依靠法律規範、法治機製是遠遠不夠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nei) 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hui) 行為(wei) 、維護社會(hui) 秩序的作用。治理國家、治理社會(hui) 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事實上公民道德水平決(jue) 定著一個(ge) 國家的社會(hui) 風尚、文明程度和長治久安,國家發展的力量、國家的外部形象,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軟實力。梁啟超說:“國之見重於(yu) 人也,亦不視其國土之大小,人口之眾(zhong) 寡,而視其國民之品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men) 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激發人們(men) 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就要使人們(men) 充分認識到道德對於(yu) 個(ge) 人、社會(hui) 、國家美好前途的重要性,提高道德建設的自覺性。為(wei) 此,要通過教育引導、獎勵激勵,讓人們(men) 特別是青少年明確個(ge) 人的行為(wei) 價(jia) 值取向、行為(wei) 準則,深刻意識到人的行為(wei) 不僅(jin) 要受法律約束,而且要符合道德要求,符合社會(hui) 、國家利益。因而,在道德建設中,要在全社會(hui) 大力宣講道德對於(yu) 個(ge) 人、社會(hui) 、國家的重要性,道德在中華文明延續中的重要作用,道德建設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作用。由此,使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樹立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立誌做講道德、重道德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者。

  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

  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支撐。加強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紮實做好培育人們(men) 正確的道德判斷力、增強人們(men) 道德責任感的工作,使人們(men) 對於(yu) 各種道德理念、道德價(jia) 值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立場,具備追求真善美、貶斥假惡醜(chou) 的能力,分清社會(hui) 主義(yi) 道德與(yu) 封建道德、資本主義(yi) 道德的不同,堅持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增強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道德規範的責任感。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加強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樹立全體(ti) 人民正確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一個(ge) 民族、一個(ge) 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道德價(jia) 值。如果我們(men) 的人民不能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價(jia) 值,而不加區分、盲目地成為(wei) 西方道德價(jia) 值的應聲蟲,那就真正要提出我們(men) 的國家和民族會(hui) 不會(hui) 失去自己的精神獨立性的問題了。”因此,我們(men) 的道德建設必須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培育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正確道德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

  核心價(jia) 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ge) 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hui) 的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作為(wei) 當代中國人價(jia) 值觀的靈魂,它對於(yu) 形成全社會(hui) 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起決(jue) 定性作用。培育人的正確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需要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吸取寶貴資源,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美德。對先人傳(chuan) 承下來的文化和道德規範,要在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的基礎上采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的方法,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要善於(yu) 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凝結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來明是非、辨善惡、知廉恥”,努力實現中華傳(chuan) 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教育引導人們(men) 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

  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重在實踐。提高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全社會(hui) 良好道德風尚,要在全體(ti) 人民形成良好道德意願、道德情感的前提下,以及具備正確道德判斷力、道德責任感的基礎上,注重道德實踐。為(wei) 此,必須高度重視提高人們(men) 的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

  提高人們(men) 的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要堅持知行合一、行勝於(yu) 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注意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日常化、具體(ti) 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ge) 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nei) 化為(wei) 精神追求,外化為(wei) 實際行動,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持之以恒提高人們(men) 的思想道德修養(yang) ,自覺弘揚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精神,引導人們(men) 向道德模範學習(xi) ,積極向上向善,自覺遵守社會(hui) 公德、職業(ye) 道德、家庭美德。引導人們(men) 艱苦奮鬥,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勞和汗水開辟人生和事業(ye) 前程,追求美好生活。

  引導人們(men) 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吸取有益營養(yang) ,滋養(yang) 心靈,培育道德實踐能力。健全和完善鼓勵人們(men) 進行道德實踐、自覺提高道德踐行能力的社會(hui) 氛圍。把營造向上向善社會(hui) 風氣作為(wei) 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大力宣傳(chuan) 道德模範和道德榜樣,建立形成道德模範、道德榜樣的獎勵激勵機製,使之成為(wei) 良好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者。

  繼續推進有利於(yu) 全社會(hui) 思想道德建設的體(ti) 製機製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僅(jin) 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yang) 成,而且要用體(ti) 製機製來保障。”人們(men) 的道德實踐能力包括自覺踐行道德的能力,既要有來自內(nei) 心的自覺,也要有來自外在的規範。要用法律來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各種社會(hui) 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ti) 現價(jia) 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jia) 值觀的行為(wei) 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jia) 值觀的行為(wei) 受到製約。通過完善這方麵的體(ti) 製和機製,促進人們(men) 不斷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引導人們(men) 爭(zheng) 做思想道德建設的踐行者、先進者。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賦能大中小學道德觀教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08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