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依法守護母親河

發布時間:2024-04-08 15:50: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保護好這條母親(qin) 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為(wei) 了在法治軌道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23年4月1日,繼長江保護法之後,我國第2部流域法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現在,黃河保護法施行已經一年多,古老的黃河悄然發生著變化。

  從(cong) 三江源到入海口,過去的一年,古老的黃河正在煥發新的勃勃生機。

  水利部政策法規司一級巡視員李曉靜:“黃河保護法實施一年來,黃河幹流及主要支流的生態流量全部達標,重點河湖的生態流量、生態水位達標率在90%以上。生態流量和生態水位是為(wei) 了保持河湖裏的健康水生生物的基本生態安全而設定的一個(ge) 最小值,黃河保護法為(wei) 了加強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修複,還特意規定了重要河段和湖泊的生態流量和生態水位的保障製度。”

  去年4月1日,繼長江保護法之後,我國第2部大河流域的法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為(wei)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wei) 懲處破壞黃河礦產(chan) 資源犯罪提供了法律武器。

  被告人楊某在羈押期間,學習(xi)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認識到黃河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這是黃河保護法實施後,全國首例適用黃河保護法對破壞黃河礦產(chan) 資源犯罪予以懲處的案件。

  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李欣:“河砂是我們(men) 國家寶貴的非金屬類礦產(chan) 資源,非法采砂行為(wei) 擾亂(luan) 了黃河水流的動態,加劇了河道的淤積,改變了河床形態,增加了防洪隱患,也對黃河的水生物生存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2023年,作為(wei) 集中管轄河南省內(nei) 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的法院,鄭州鐵路兩(liang) 級法院審結案件就達784件,涉及土壤大氣汙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修複受損生態以及打擊非法捕撈、危害野生動植物、濫伐林木等違法犯罪。黃河保護法是一部針對黃河流域的基礎性、綜合性和統領性的專(zhuan) 門法律。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了黃河流域發展的短板弱項。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最大的問題是生態脆弱、最大的威脅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項是民生發展不足。

  李曉靜:“黃河是世界上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曆史上曾經三年兩(liang) 決(jue) 口、百年一改道,洪澇災害的波及範圍北至天津、南抵江淮,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guan) 係不協調。黃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不到長江的七分之一,僅(jin) 占全國的2%,水資源短缺,但是黃河流域卻養(yang) 育了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針對黃河這些特殊問題,以河為(wei) 紐帶、水為(wei) 核心、流域為(wei) 基礎,建立一套符合黃河流域水清河清的法律製度,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以問題為(wei) 導向,針對黃河流域各種突出問題,規定特別製度措施,這是黃河保護法的特點。例如,黃河流域缺水難以避免,節水就勢在必行。節水也是黃河流域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濱州屬於(yu) 嚴(yan) 重缺水地區,黃河水是濱州灌溉的主要水源,如何讓有限的黃河水發揮最大效益是現在引黃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濱州幾大灌區的田間地頭都已經改進了農(nong) 田灌溉技術,供水部門要實時掌握用水需求,監測供水進度,實施精準配水。

  2019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黃河保護法針對水資源短缺這個(ge) 最大矛盾,對用水總量控製、強製性用水定額、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等作出全麵規定。

  山東(dong) 省水利廳農(nong) 村水利處處長趙琳:“做好‘四水四定’,我們(men) 嚴(yan) 格渠水監管,積極開展工程節水改造,根據全省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狀況、水土資源匹配情況,確定了到2035年全省灌溉麵積發展的目標。”

  “四水四定”是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剛性約束,整個(ge) 黃河流域都要強化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工業(ye) 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等措施。黃河保護法中“明令禁止”條款17處,“不得”行為(wei) 條款10處,“嚴(yan) 格”控製、限製條款16處,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李曉靜:“黃河水資源短缺,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經高達80%,用水方式還存在著粗放的問題。為(wei) 此,總書(shu) 記提出要在黃河流域實行水資源最大剛性約束,有多少湯、泡多少饃,也就是說一個(ge) 地區水資源超載了,就說明取用水量已經超出了這個(ge) 地區的承載能力,也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水資源透支了,那麽(me) 除了生活用水等保障外,新增取水許可就不得批準。”

  黃河保護法適用範圍並非傳(chuan) 統自然流域的79.5萬(wan) 平方公裏,而是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覆蓋黃河幹流、支流和湖泊集水區域所涉及的9省72市439個(ge) 縣級行政區域,共計132萬(wan) 平方公裏。黃河保護法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職責82處,是規定各方責任最多的法律之一。

  從(cong) 青海流出的黃河水在甘肅臨(lin) 夏蜿蜒流淌,接著進入蘭(lan) 州。近兩(liang) 年,經過全麵細致排查,臨(lin) 夏境內(nei) 黃河幹流和支流上的排口一共有874個(ge) ,絕大多數是雨洪排口或廢棄的排口,但也有30個(ge) 排口混入了生活汙水。所有存在汙水的排口,環保部門都進行了溯源,根據汙水來源,逐一進行整治。

  經由管網收集的汙水,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為(wei) 了提升汙水處理效果,臨(lin) 夏州全州8個(ge) 縣區的汙水處理廠都進行了升級改造。

  甘肅臨(lin) 夏州鹽鍋峽汙水處理廠負責人韓振澤:“咱們(men) 進口的COD(化學需氧量)是95.28毫克每升、氨氮是28.53毫克每升,出水氨氮可以達到0.14毫克每升、COD(化學需氧量)能達到13.31毫克每升,這是國家一級A的處理標準。”

  在黃河水流出臨(lin) 夏的地點,還有一個(ge) 水質監測站,這裏的監測是自動的,人工不能幹預。

  在汙水治理方麵規定,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河道、湖泊的排汙口組織開展排查整治,明確責任主體(ti) ,實施分類管理。這是以法律形式厘清了權責邊界,強化了政府監管職責。

  甘肅臨(lin) 夏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生鋼:“屬地管理就是落實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落腳點是確保環境質量給人民群眾(zhong) 一個(ge) 更好更美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我們(men) 確保向下遊交出更好的水質。”

  黃河流域是一個(ge) 獨特、完整、複雜、龐大的社會(hui) 生態係統,一部大河流域的法律,必然要強化整體(ti) 觀念,才能保證“一張藍圖繪到底”。跨地區、跨省之間的協同合作,生態補水、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等等,成為(wei) 法定的必然行動。

  山東(dong) 黃河河務局水調處副處長彭程:“黃河三角洲生態曾遭遇嚴(yan) 重破壞,河道萎縮、濕地退化、海水侵襲。水在生態要素裏邊是一個(ge) 重要因素,生態環境的提升離不開水資源的保障,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山東(dong) 黃河河務局每年會(hui) 相機對黃河三角洲進行生態補水。”

  過去生態補水,主要在汛期前,是相對被動的。黃河保護法明確提出了生態補水,維護河口生態功能等整體(ti) 要求。不久前,山東(dong) 省依據黃河保護法製定了地方性法規《山東(dong) 省黃河保護條例》,更加細化和明晰了三角洲生態保護的定位、路徑和措施。按需補水,科學調度,三角洲濕地不僅(jin) 得到很好恢複,還變大變寬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保護法以法律製度的方式規定了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具體(ti) 舉(ju) 措。黃河保護法實施後,很多沿黃地區都在依法行動,保護和傳(chuan) 承好黃河文化。

  山東(dong) 濟南濟陽區有一處莊園是明代建築,比較完整地展現了黃河流域古建築文化和曆史風貌。可是由於(yu) 風雨侵蝕和管理保護不到位,莊園存在著房屋毀損、圍牆坍塌等隱患。濟陽區檢察院收到線索後,依法立案審查,向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發出訴前檢察建議。

  黃河保護法實施一年來,成效已經顯現。循法而治,以法治力量守護母親(qin) 河,正在成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的實踐。但是,我們(men) 也要看到,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洪水威脅、高質量發展不充分等等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地方還比較突出。在黃河保護法的護航下,咬定目標,久久為(wei) 功,黃河必將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