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出持續上揚新曲線——世界衛生日看“健康中國”貢獻值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題:劃出持續上揚新曲線——世界衛生日看“健康中國”貢獻值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feng) 、邱冰清、帥才
守護好14億(yi) 多中國人的健康,對世界衛生意味著什麽(me) ?
從(cong) 消除瘧疾、脊髓灰質炎等重點傳(chuan) 染病,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這條健康之路,不僅(jin) 與(yu) 全球約18%人口的健康福祉息息相關(guan) ,也為(wei) 改善全球衛生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從(cong) “小病不出島”到“大病有依靠”
江蘇省鎮江市世業(ye) 鎮,長江中的一座小島。常住人口1萬(wan) 多人,居民看病主要依靠鎮衛生院。
與(yu) 鎮江市級醫院聯動設立全科—專(zhuan) 科聯合門診,專(zhuan) 家定人定時來島上服務;對全鎮2200多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規範化管理……如今,世業(ye) 鎮衛生院年門診量6萬(wan) 人次,基層就診率84.79%,慢病患者就診率達到90%。
4月7日,世界衛生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世界衛生組織中國代表處共同舉(ju) 辦的主題宣傳(chuan) 活動中,世業(ye) 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講述了健康服務水平提升的切身體(ti) 會(hui) :“‘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已經由夢想變為(wei) 現實。”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放眼全國,孕產(chan) 婦死亡率、嬰兒(er) 死亡率降至曆史新低,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體(ti) 係,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一組組數字,勾勒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的曲線。
活動現場,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說,新時代以來,黨(dang) 和政府將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我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全體(ti) 人民健康權得到了充分保障。
從(cong) 瘧疾防控作表率到援外醫療傳(chuan) 經驗
今年3月,第20批援津巴布韋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回國。針對當地常見的瘧疾等傳(chuan) 染病,援外醫療隊員不僅(jin) 時常開展義(yi) 診,還積極向當地居民科普防治措施。
“我們(men) 製作了中英雙語瘧疾防治科普視頻,讓當地群眾(zhong) 更好地了解瘧疾防治知識。”援津巴布韋醫療隊成員、湖南省兒(er) 童醫院新生兒(er) 科醫生胡楊說。
瘧疾曾是我國流行曆史最久、影響範圍最廣的重大傳(chuan) 染病之一。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每年約有3000萬(wan) 瘧疾病人,其中湖南等地就曾發生過瘧疾流行。
2021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中國消除瘧疾。繼消滅天花,消除絲(si) 蟲病、脊髓灰質炎、新生兒(er) 破傷(shang) 風之後,我國結束了又一個(ge) 重點傳(chuan) 染病肆虐的曆史。世衛組織發布新聞公告說,中國瘧疾感染病例由每年3000萬(wan) 減少至零,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伴隨著援外醫療隊奔赴76個(ge) 國家和地區,中國成功消除瘧疾的經驗做法也獲得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可,越來越多國家借鑒“中國經驗”防治瘧疾。
世衛組織中國代表處代辦喬(qiao) 建榮表示,以初級衛生保健為(wei) 基礎的衛生服務體(ti) 係,確保了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並能及時有效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從(cong) 環境衛生治理到全麵社會(hui) 健康管理
南京,五老村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一項項展品,記錄著70餘(yu) 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群眾(zhong) 路線運用於(yu) 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
新中國成立前,五老村遍地汙水塘,被稱作“苦惱村”。經過“人人動手,改造家園”,棚戶區換了新模樣。再後來,這裏被評為(wei) “健康街道”。
“我們(men) 將繼續深化拓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形式和內(nei) 容,在共治、善治、精治上下功夫,讓轄區居民的健康幸福之路越走越寬廣。”五老村街道樹德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葛倩說。
早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為(wei) 全球公共衛生界的口號前,中國就已經通過愛國衛生運動踐行著這一原則,為(wei) 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巨大貢獻。2017年,世衛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hui) 健康治理傑出典範獎”,以表彰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成就。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生活方式變化,14億(yi) 多人的健康麵臨(lin) 多重疾病負擔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等挑戰。促進健康,不僅(jin) 靠醫療衛生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hui) 綜合治理的“大處方”。
從(cong) 打造城鄉(xiang) 人居“新麵貌”,到實現居民健康素養(yang) 水平“再提升”,再到激發社會(hui) 參與(yu) “動力源”,各地正在豐(feng) 富愛國衛生工作內(nei) 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cong) 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麵社會(hui) 健康管理轉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