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貯箱首次實現在軌應用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記者胡喆)記者從(cong)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衛星冷推係統工作正常,近日已為(wei) 衛星繞月提供了高精度軌道姿態控製,標誌著液氨冷氣微推進係統在深空探測領域實現首次成功應用,同時標誌著我國3D打印貯箱首次實現在軌應用。
天都二號推進分係統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推進係統采用一體(ti) 化成型3D打印鋁合金貯箱,在我國首次實現在軌應用,該貯箱由801所和800所共同研製。
801所專(zhuan) 家告訴記者,衛星貯箱是衛星推進係統的重要部件,作為(wei) 承壓構件,不僅(jin) 要求成型精度高、無滲漏,而且要求抗疲勞性能好,可以實現燃料的反複加注和排出。研製團隊以顛覆式技術創新方案實現貯箱一體(ti) 化和輕量化設計,先後攻克了多項關(guan) 鍵技術,不僅(jin) 所有組件均在貯箱上實現高度集成一體(ti) 化安裝,貯箱內(nei) 部也通過3D打印流道實現了各組件之間的連通,無需導管連接,研製周期大幅縮短,成本有效降低。
此次任務,推進係統創新性采用一體(ti) 化模塊設計方案,具有推力精度高、質量輕、成本低的特點。該種高度集成化的推進係統設計方案具有廣闊的商業(ye) 航天市場前景,為(wei) 後續用於(yu) 微小衛星批量生產(chan) 和組網發射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