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麋鹿到中國結直至紅燈籠 雪容融設計者講述設計背後故事

發布時間:2022-02-08 14:0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經曆從(cong) 麋鹿到中國結直至紅燈籠的創作過程 團隊不到一年往返北京近30次

  設計者談巧思:雪容融肚子會(hui) 發光

  北京冬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購買(mai) 潮,由此可見大眾(zhong) 對冬奧的熱情。北京冬奧組委在回應“一墩難求”的同時,也提示大家,“不要忘記雪容融哦”。

  “雪容融”是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hui) 的吉祥物,憑借其極具中國特色的紅燈籠形象受到國內(nei) 外朋友的喜愛。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個(ge) 可愛的吉祥物的創意誕生於(yu)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chuan) 達專(zhuan) 業(ye) 的95後學生薑宇帆之手。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與(yu) 這位“雪容融”原創設計者進行了對話,講述設計背後的故事。

  靈感

  紅燈籠形象源於(yu) 家鄉(xiang) 節日氛圍

  北青報記者:當初為(wei) 什麽(me) 想參與(yu) 設計冬奧吉祥物?

  薑宇帆:2018年10月份,學校專(zhuan) 業(ye) 老師在班級裏通知大家,奧組委有一個(ge) 吉祥物設計比賽,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去工作室參與(yu)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看2008年奧運會(hui) ,不過報名時自己也沒有一定要入選的想法,隻是想積極參與(yu) 一下。

  北青報記者:能不能簡單介紹下燈籠形象的“雪容融”在創作時經曆過哪幾個(ge) 階段?

  薑宇帆:從(cong) 老師通知到征集結束差不多有一個(ge) 月時間,一開始是以麋鹿為(wei) 原形設計的,後來發現學校有很多同學都是以麋鹿為(wei) 原形來設計,老師也建議我換個(ge) 思路。我觀察到很多同學是以像毛筆、牡丹花之類的“物件”為(wei) 原形進行設計,於(yu) 是我想到了中國結,就設計了兩(liang) 個(ge) 中國結。老師看過設計稿後,建議我把其中一個(ge) 中國結替換成一個(ge) 別的元素,於(yu) 是我又設計了餃子形象的吉祥物,但是老師覺得餃子和中國結在一起不太搭,最後我才想到了紅燈籠形象的吉祥物。老師也比較滿意,因為(wei) 燈籠和中國結都是“物件”,也都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後來我就把這兩(liang) 個(ge) 作品提交上去了。

  北青報記者:紅燈籠的形象靈感來源於(yu) 哪裏呢?

  薑宇帆:我的家鄉(xiang) 是黑龍江嘉蔭縣,嘉蔭縣的節氣味兒(er) 非常足,每到傳(chuan) 統節日時都會(hui) 掛紅燈籠,紅色的物件特別多,這也是我以紅燈籠為(wei) 原形進行設計的靈感來源。

  過程

  把“物件”變得更具生命力

  北青報記者:設計本次冬奧會(hui) 吉祥物期間,你和團隊是不是也經常要加班加點趕設計稿?

  薑宇帆:設計團隊加上我一共16人,大家都很辛苦,“雪容融”後來的修改都是團隊成員一起完成的,經過很多改動,不是一下子就變成現在的“雪容融”。我們(men) 一般早上開始工作,晚上有時會(hui) 加班到十一二點,為(wei) 完善設計稿,不到一年時間,我們(men) 團隊往返北京近30次。

  北青報記者:在創作過程中,設計團隊遇到過哪些瓶頸或者說比較困難的環節?後來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

  薑宇帆:燈籠是物件,之前的奧運會(hui) 吉祥物大多都是動物的形象,這次奧組委也希望我們(men) 能讓它更具有動感和生命力。我們(men) 也很苦惱,也試過給紅燈籠加上鹿角、插上翅膀等方案,但最後效果都不理想,直到我們(men) 想到融入紋樣的元素,才解決(jue) 了這個(ge) 問題。也就是現在“雪容融”頭頂上和平鴿的排列組合的紋樣,和平鴿尾部連接處的天壇形狀是後來奧組委老師的提示。

  細節

  肚子會(hui) 發光 寓意點亮夢想

  北青報記者:“雪容融”這個(ge) 名字是怎麽(me) 來的?

  薑宇帆:我給它起過呦呦鹿鳴的“呦呦”,還有“滿滿”,還有太多其他的名字,每次去北京修改設計稿都要帶幾個(ge) 新名字,不過“雪容融”這個(ge) 名字最終是奧組委和北大的老師起的。

  北青報記者:“雪容融”臉上融化的雪很別致,這個(ge) 創意點是怎麽(me) 來的?

  薑宇帆:最開始的時候“雪容融”的臉上不是雪,初期我們(men) 給“雪容融”畫上眼睛,但在紅色燈籠背景下並不明顯,為(wei) 了加上眼睛,我們(men) 還曾在“雪容融”臉上“開了空白的小窗”,但效果也不理想。現在“雪容融”眼睛部位的融化的雪的創意是我們(men) 後來的創意,賦予了它雪打燈籠的內(nei) 涵,也剛好契合冬奧會(hui) 雪的元素。

  北青報記者:“雪容融”身上有沒有哪些容易被網友們(men) 忽視的設計細節?

  薑宇帆:可能很多網友沒注意到,其實它的肚子中間奧運會(hui) 徽那個(ge) 位置是可以發光的,你要仔細看“雪容融”的肚子外麵有一圈黃色的光環,本身燈籠就是自發光的物品,我們(men) 團隊當時也想讓它亮起來,寓意著溫暖世界和點亮心中的夢想,我覺得這也是它能成為(wei) 冬季殘奧會(hui) 吉祥物的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吧。

  感觸

  很榮幸把設計理念呈現給大家

  北青報記者:正式宣布“雪容融”成為(wei) 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你是什麽(me) 心情?

  薑宇帆:是2019年8月21日那天,之前奧組委出於(yu) 保密原則,所以我們(men) 團隊接到的通知仍是設計修改的通知。於(yu) 是每個(ge) 人都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電腦飛到北京,結果那天到了會(hui) 議室才發現屋裏有很多媒體(ti) ,後來奧組委宣布確定選用“雪容融”為(wei) 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剛開始整個(ge) 人都是懵的,後來反應過來就感覺特別激動,很開心。

  北青報記者:從(cong) 紅燈籠形象初成到“雪容融”正式成為(wei) 吉祥物,這一路走來,你有沒有特別想感謝的人?

  薑宇帆:我想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馮(feng) 老師,如果當初沒有馮(feng) 老師建議我從(cong) 麋鹿形象另換一個(ge) 設計思路,可能就不會(hui) 有今天的“雪容融”。還有郭校長,我常會(hui) 靈感枯竭,是他一直鼓勵和支持著我。

  北青報記者:看到自己最初的設計作品被國內(nei) 外網友喜愛是什麽(me) 感受?

  薑宇帆:自己的作品可以被全世界人民看見了很開心,也感到很榮幸能把自己的設計理念呈現給大家。

  文/本報記者 王婧懿 統籌/池海波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