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32隻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超40% 打新賺錢效應明顯
本報記者 邢萌
節後首日A股迎“開門紅”,市場表現亮眼,三大指數集體(ti) 上漲,滬深兩(liang) 市超3400股飄紅。
2月7日,合富中國、中觸媒開啟申購,拉開了虎年新股發行大幕。本周,共有6隻新股發行。
從(cong) 今年已上市的新股來看,近八成實現上市首日股價(jia) 上漲,投資者“打新”賺錢效應明顯。《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已有32隻新股上市,上市首日股價(jia) 平均漲幅約43%。從(cong) 上市首日股價(jia) 表現來看,32隻新股中有25隻上漲,達78%;7隻下跌,占比22%。
分板塊來看,32家上市公司中,來自創業(ye) 板和科創板的公司最多,分別達14家和10家。主板上市公司有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有2家。
總體(ti) 上看,注冊(ce) 製下新股股價(jia) 的變化幅度較大。從(cong) 上市首日股價(jia) 表現來看,創業(ye) 板以上漲新股數量達12隻領先,北交所則以116.18%的新股首日平均漲幅居首。
今年1月份,威博液壓、滬江材料先後登陸北交所,成為(wei) 注冊(ce) 製下率先闖關(guan) 成功的新股代表。上市首日,威博液壓股價(jia) 上漲168.60%,滬江材料股價(jia) 上漲63.76%。
“這兩(liang) 隻新股之所以上市首日股價(jia) 大漲,一方麵,二者公開發行市盈率相對較低,不足20倍;另一方麵,新股發行股本較少,可流通市值相對較低。另外,根據招股書(shu) ,這兩(liang) 家公司的業(ye) 績成長性良好。”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難看出,大多數新股首日上漲,之前投資者擔心的新股破發為(wei) 小概率事件,並未明顯影響到投資熱情。
“去年下半年以來新股多次出現破發現象,主要緣於(yu) 詢價(jia) 新規的實施,市場尚未形成基於(yu) 新規的定價(jia) 新策略,導致新股定價(jia) 過高的問題出現。詢價(jia) 新規出台已近5個(ge) 月,新規對市場的調控效果逐步顯現,新股發行更趨於(yu) 市場化,市場對新股的定價(jia) 更加慎重、合理,今年以來新股破發的比例整體(ti) 較低。”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陳靂預測,全麵實行股票注冊(ce) 製在即,今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實現較快增長,市場在詢價(jia) 新規下對新股的定價(jia) 將趨於(yu) 謹慎與(yu) 市場化,新股定價(jia) 回落至正常區間,新股破發的概率將保持在較低水平。
“從(cong) 2021年來看,新股破發確實是小概率事件,新股出現破發主要集中在2021年四季度。預計2022年新股市場依然會(hui) 有較好的表現,隨著投資者結構的優(you) 化,新股定價(jia) 也將逐步走向合理化。”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yan) 凱文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於(yu) 2022年A股市場表現,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全市場推行注冊(ce) 製,A股融資市場流動性充沛,資金會(hui) 越來越向優(you) 質企業(ye) 傾(qing) 斜,融資規模將持續擴大,助力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靂認為(wei) ,隨著全麵實行注冊(ce) 製的落地,預計今年A股市場將有大量企業(ye) 上市。從(cong) 資金麵上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預計將保持相對寬鬆,今年A股融資市場流動性將較為(wei) 充沛,在全麵實施注冊(ce) 製影響下,A股回歸價(jia) 值投資,資金將向業(ye) 績較好、市占率較高、未來成長性較好、核心競爭(zheng) 力較強的優(you) 質企業(ye) 集中。(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