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聚焦虎年春節檔:史上第二來之不易
中新網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隨著7天長假的結束,2022年春節檔已落下帷幕,在8部新片的帶動下,共產(chan) 出60.35億(yi) 元票房,僅(jin) 次於(yu) 2021年,成為(wei) 春節檔票房第二高的年份。
虎年春節檔在保持大盤基本麵的同時,呈現出了更多引人深思的新現象、新動態、新趨勢,日前,電影業(ye) 界、學界和評論界代表,針對春節檔的影片類型、市場表現、檔期特點等展開建設性研討,總結經驗教訓,助力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理事長張丕民表示,在疫情影響和冬奧會(hui) 分流的情況下,2022年春節檔能取得如此成績值得欣慰,證明在全體(ti) 電影人和廣大觀眾(zhong) 的熱愛下,電影產(chan) 業(ye) 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生產(chan) 狀態和市場反應。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認為(wei) ,2022年春節檔“聚焦普通人,展示普通人生活狀態、展現民族意識、表達時代精神”,集中反映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中國電影新麵貌。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藝術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認為(wei) ,供給側(ce) 的產(chan) 能與(yu) 質量的提升,共同促成了史上第二強春節檔的誕生,幾部重頭影片在內(nei) 容和題材上的豐(feng) 富度,穩住了春節檔的基本盤。透過今年的市場表現,也可以總結出更多的經驗:春節檔期間,觀眾(zhong) 需要藝術質量較高的喜劇片;類型還可以更加豐(feng) 富,奇幻、科幻等帶有極強想象力的影片同樣是重要補充。
在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看來,2022春節檔的在內(nei) 容質量和價(jia) 值導向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現了經濟效益與(yu) 社會(hui) 效益的統一,但檔期安排的合理性仍有待優(you) 化。
北京師範大學亞(ya) 洲與(yu) 華語電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指出,需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今年的春節檔,並從(cong) 票房增長的多與(yu) 少、市場表現的強與(yu) 弱、藝術創作得失等多個(ge) 層麵進行全麵的解讀。他認為(wei) ,不應一昧追求和無限拔高數字增長,而是要放在全年的角度,持續性觀察全年的市場表現。相較於(yu) 往年,春節檔幾部真人電影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在價(jia) 值表現層麵都呈現出新主流的端正姿態,這是今年春節檔最大的突破。
知名影評人譚飛認為(wei) ,略顯同質化的檔期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春節影片的整體(ti) 吸引力,造成話題度偏弱,進一步弱化了其社交屬性。他指出,春節檔影片的排兵布陣與(yu) 檔期安排顯得尤為(wei) 重要,質量與(yu) 內(nei) 容並行才能完成與(yu) 觀眾(zhong) 觀影心理的契合。
經曆了十年的發展,春節檔已然成為(wei) 體(ti) 量最大、熱度最高、競爭(zheng) 最強的檔期之一,但今年春節檔票房增速放緩、觀影人次下降、票價(jia) 過高等問題在開始走進專(zhuan) 家與(yu) 大眾(zhong) 的視野,急需新的調整與(yu) 變革。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饒曙光表示,要用建設性的態度與(yu) 思維關(guan) 注春節檔的新現象。今年票房取得史上第二高的成績,影片滿意度也較高,觀影消費依然熱烈,反應了電影產(chan) 業(ye) 依然有著強大的潛力。但自2016年以來,觀影人次的增速放緩,新青年影院觀影動力變弱等問題更加凸顯。
饒曙光指出,觀影人次的下降應該引起行業(ye) 的關(guan) 注與(yu) 警惕,在其背後是創作者如何與(yu) 觀眾(zhong) 達成共識、熱門檔期與(yu) 全年市場如何平衡、影片與(yu) 檔期的契合度等深層次問題,後續應該用更科學、更豐(feng) 富、更全麵的指標來衡量和反映整個(ge) 產(chan) 業(ye) 生態。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認為(wei) ,春節檔的整體(ti) 表現,票房市場的增長與(yu) 下滑都實屬正常,有著一定的必然性與(yu) 偶然性,不用過分的解讀和擔憂。他指出,疫情影響加上冬奧會(hui) 的分流,票價(jia) 提升與(yu) 喜劇片的供給失衡,影院生存的艱難與(yu) 市場的供需動態調整等,都是影響市場大盤的重要因素。“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特別是疫情的疊加影響,影院觀眾(zhong) 正在無可挽回地向線上觀影轉移”。黃群飛呼籲,全業(ye) 界要高度重視這一情況,需要整個(ge) 行業(ye) 的集體(ti) 努力,通過增加供給、多樣化創作、提高影片質量、降低票價(jia) 等多種方式,來留住觀眾(zhong) 、吸引觀眾(zhong) ,提升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和生命力。
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電影投融資發展專(zhuan) 項基金總監、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對黃群飛的擔憂表示高度認同。2022年春節檔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要盡快加大對觀眾(zhong) 和節假日檔期的深入研究,以更多前瞻性的工作來合理安排影片的供給,維護電影市場的平穩發展與(yu) 整體(ti) 美譽度。他建議,業(ye) 界要深入了解各類檔期觀眾(zhong) 的觀影消費行為(wei) 和偏好,營造節假日觀影氛圍,拉升觀影動力;同時通過跨界品牌合作、異業(ye) 聯動等,加大優(you) 惠力度,互相引流,減輕高票價(jia) 壓力。
對於(yu) 高票價(jia) 引發的爭(zheng) 議,知名影評人李星文表示,影院應該多方麵求生,如通過會(hui) 員卡的開通,持續吸引客流,完成去年收益的保障,而不是靠一個(ge) 春節檔,做一錘子買(mai) 賣;在市場表現方麵,他認為(wei) ,《狙擊手》在《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競爭(zheng) 下,麵臨(lin) 的排片壓力也讓很多人惋惜,期待更精細化的措施,實現價(jia) 值最大化。
本次會(hui) 議的嘉賓主持,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秘書(shu) 長、影視風向標主編胡建禮最後總結道,今年春節檔的可喜之處在於(yu) ,影片的整體(ti) 質量實現了精進,尤其是主旋律影片的創作,在題材風格、敘事方式、拍攝手法等方麵都有了更多的突破;擔憂之處在於(yu) ,全球電影產(chan) 業(ye) 共同麵臨(lin) 的觀影人次下降,在高票房的影響下,被更加凸顯,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產(chan) 業(ye) 的發展。未來,電影產(chan) 業(ye) 應當提升影片質量、提升觀影人次、提升影院收益,從(cong) 而實現產(chan) 業(ye) 的良性循環,真正激活電影產(chan) 業(ye) 的活力與(yu) 潛力。
本次會(hui) 議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舉(ju) 行,由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zhuan) 項基金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主辦,聚影匯(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