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名下莫名多出6張電話卡 律師:應及時處理

發布時間:2022-02-14 14:51:00來源: 長江日報

  名下莫名多出6張電話卡

  律師:被冒用有一定風險,應及時處理

  長江日報訊(記者孫笑天)“名下莫名多出了6張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這些號碼我不但不知情,甚至連運營商名字都沒聽過。”近日,礄口區市民張先生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反映上述蹊蹺事。他擔心,有人利用這些號碼實施詐騙活動,希望相關(guan) 部門幫忙處理。

  據張先生介紹,前段時間,他在網上看到支付寶中可以查詢自己名下有多少電話卡。好奇心驅使,他進行了自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張先生查詢後不久,就收到了“工信部反詐中心”發來的短信,提醒他名下有10張電話卡,其中中國電信4張,蝸牛移動3張,遠特通信3張。

  “家裏四口人的電話卡都是我辦的,是電信號碼,但蝸牛移動和遠特通信,我都沒聽說過,在武漢也沒找到這兩(liang) 家運營商的營業(ye) 廳。”張先生收到短信後很慌張,“這一下多出6張卡,如果有人用來進行違法活動,對我也有不好的影響”。

  張先生通過網絡查詢發現,這6張卡是在兩(liang) 家虛擬運營商注冊(ce) ,便嚐試聯係兩(liang) 家公司客服谘詢,卻一直未能聯係上。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多了6張電話卡,想注銷卻不知如何下手,情急之下,張先生登錄武漢城市留言板求助。

  針對網友反映的情況,市通訊管理局回複表示,張先生名下有多張非本人注冊(ce) 的手機號,均在非本市虛擬運營商公司名下,建議聯係虛擬運營商注冊(ce) 地協助處理。

  13日,張先生告訴記者,市通訊管理局工作人員已經指導他向虛擬運營商注冊(ce) 地相關(guan) 部門反映了問題,但目前尚未得到回應。

  湖北典恒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表示,根據他的生活和工作經驗,冒用他人信息辦理虛擬號碼,通常是有特殊目的,一般會(hui) 被用於(yu) 電話銷售等用途,也有被用來實施詐騙等違法行為(wei) 的可能性。

  陳亮律師介紹,被人冒用信息辦理虛擬號碼,對被冒用者來說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號碼產(chan) 生欠費可能會(hui) 影響信用,影響後續的注冊(ce) 使用;如果號碼被用來實施詐騙,相關(guan) 機關(guan) 首先追查的肯定是登記的注冊(ce) 人,這個(ge) 時候被冒用人就需要證明確實不是自己辦理或者使用,給被冒用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陳亮律師提醒,市民有這方麵顧慮應及時查詢。如發現異常,要及時聯係運營商辦理注銷,或向相關(guan) 部門反映。

  鏈接>>>

  疑似遭人冒用,這些渠道可自查

  長江日報記者從(cong) 市通訊管理局獲悉,去年9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推出了全國電話卡“一證通查”的便民服務,市民可通過“工信微報”和“工信部反詐專(zhuan) 班”微信公眾(zhong) 號、運營商網上營業(ye) 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官方網站、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線上渠道提交預約查詢申請。48小時內(nei) ,服務平台會(hui) 通過專(zhuan) 用短信端口告知用戶名下所有電話卡數量及其所屬的運營企業(ye) 。

  記者名下僅(jin) 1張電話卡,嚐試通過“一證通查”小程序查詢後,不到1分鍾,收到的查詢結果與(yu) 實際情況相符——“您名下的電話卡總共有1張……”

  記者獲悉,市民通過“一證通查”查詢手機號信息後,如發現有自己不掌握的號碼,可與(yu) 相應電信企業(ye) 聯係,對號碼進行核實、剝離、關(guan) 停、銷戶等處理。如仍不能處理,可撥打工信部12381客服熱線進行反映,由相關(guan) 工作人員協助進行處理。

  13日,針對張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嚐試聯係兩(liang) 家虛擬運營商客服。蝸牛移動客服一直未能接通。遠特通信客服則稱,這種情況可能是用戶不小心泄露了個(ge) 人信息,遭到他人冒用。“號碼應該是多年前辦理,現在注冊(ce) 號碼必須要本人辦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