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天而降” 科技賦能冬奧 智能餐廳高效便捷
北京冬奧會(hui) 的服務令中外媒體(ti) 和參賽運動員讚不絕口,在冬奧會(hui) 主媒體(ti) 中心的智能餐廳,媒體(ti) 人享受著由機器人帶來的供餐服務,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感受高效與(yu) 便捷。
一走進媒體(ti) 餐廳,就看到一塊醒目的立式指示牌,上麵除了有中西餐和老北京特色烤鴨以外,還有多種以“智能”命名的餐飲服務,它們(men) 都如何智能呢?
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智能餐廳最大的特色就是既沒有廚師炒菜,也沒有服務員送餐,全程是自動化的烹飪和傳(chuan) 送。我身邊就是巨大的智能炒菜區域,食物正在炒鍋裏翻炒,隻要等上十幾二十分鍾,香噴噴的美味就出鍋了。
在智能炒菜區,菜和調料按比例自動分配好,依次倒進炒鍋裏上下翻炒,炒好後被裝進餐盤。通過自動升降設備 ,餐盤被送到上方的雲(yun) 軌裏,再由雲(yun) 軌係統的智能小車進行精準定位,餐盤就會(hui) “從(cong) 天而降”,送到相應的桌台上。
捷克國家電視台記者 托馬斯·布達克:我們(men) 來這裏吃飯就是為(wei) 了體(ti) 驗智能餐廳,已經來了四五次了,每次都像看科幻電影一樣,從(cong) 一開始的機器人炒菜,直到菜被送上桌麵。這是我第4次參加奧運會(hui) 了,之前沒有過這種用餐體(ti) 驗,所以感覺很有趣、很特別。
午餐時段,在智能炒菜區就餐的人還真不少,大家對科技感滿滿的烹飪和送餐方式都感到很新奇,每當機器出餐,大家就拿起手機拍照錄像,這已經成了吃飯前的標配動作。
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工作人員 吉列爾莫·西門尼斯·納瓦羅:我感覺味道好極了,吃了一些魚和花椰菜,火候合適、香濃可口,我們(men) 還拍了視頻,大家都很喜歡、很開心。
在媒體(ti) 智能餐廳,除了有智能炒菜,還有智能餃子、麻辣燙、漢堡等,智能機器人“大廚”滿足了中西方媒體(ti) 不同的口味需求。
新西蘭(lan) 天空電視台高級管理人員 安德魯·霍索恩:這是我第一次吃機器人做的食物,我認為(wei) 這項新科技,在未來會(hui) 更有競爭(zheng) 潛力,因為(wei) 機器人做飯和送餐,可能會(hui) 更高效率、更便捷,也更幹淨、更衛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