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親曆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2-02-15 10:16:00來源: 光明日報

  我親(qin) 曆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我作為(wei) 執旗手之一,與(yu) 其他5名運動員一起手執奧林匹克會(hui) 旗,在“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圖案中入場。這一刻,我無比激動和自豪,這是對我運動生涯的肯定,也代表著數代中國冰雪人的堅持與(yu) 傳(chuan) 承。

  我四次參加冬奧會(hui) ,獲得五枚獎牌。回首我的職業(ye) 生涯,我親(qin) 曆了中國短道速滑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強發展的全過程。

  我6歲開始練習(xi) 滑冰,那是1981年,當時全國的室內(nei) 冰場隻有2塊,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各個(ge) 項目,還有省隊、市隊、區縣隊和各級體(ti) 校的運動員都搶著用場館。室內(nei) 冰場一天24小時運轉都不夠用,我們(men) 訓練都在室外。每天早上淩晨4點多,當其他孩子還在睡夢中,我就摸黑起床,5點到訓練場。東(dong) 北的淩晨最冷有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大家都凍得受不了。那時候,室內(nei) 上冰是一個(ge) 可望而不可求的夢想。我在心裏激勵自己,練出好成績,取得去室內(nei) 訓練的資格。

  隨著成績一點點進步,1991年,我從(cong) 吉林長春來到北京,進入國家集訓隊,我終於(yu) 在冰雪運動員心中的聖地——首都體(ti) 育館冰場上冰了!

  那時候的訓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訓練一段時間,如果成績沒提高,說明訓練不成功,就重新調整訓練方法。漸漸地,我開始參加一些國際比賽。當時,中國男子短道速滑的整體(ti) 水平還很弱,對我來說,有比賽就要上去拚,隻要能和國際名將同場競技就很滿足。

  1995年,短道速滑國家隊正式成立,男女隊員一共10人,我是其中之一。我們(men) 通過觀看比賽錄像不斷總結,反複探索和找尋項目訓練規律,共同進步和提高。

  1996年,我參加了在荷蘭(lan) 海牙舉(ju) 辦的短道速滑世錦賽,奪得男子1000米冠軍(jun) 。這簡直不敢想象!參賽前,我們(men) 的目標是進入前8名。沒想到,世錦賽上的技戰術安排、臨(lin) 場把控都不錯,我一路走到了決(jue) 賽。決(jue) 賽有4個(ge) 人,另外3人彼此在戰術上都有針對性的安排,大家沒太關(guan) 注我。我沒有任何壓力和包袱,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拚勁,拿到了金牌。

  雖然拿到金牌,但我們(men) 很清楚,當時我國男子短道速滑的整體(ti) 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1998年參加日本長野冬奧會(hui) ,在男子1000米決(jue) 賽賽場上,我後半程一直領先,然而就在撞線的一刹那,韓國選手突然跨出一步搶先撞線,我獲得銀牌。這是中國男子運動員的首枚冬奧獎牌。我離冠軍(jun) 隻差了0.053秒、一個(ge) 刀尖的距離!

  總有人問我是否覺得可惜,對我來說,遺憾肯定是有的,但在當時的情境下,能超越自我已經很興(xing) 奮了。那時,由於(yu) 缺乏運動專(zhuan) 家的指導,我們(men) 在起跑、超越、衝(chong) 刺等技術細節上與(yu) 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確實存在差距。

  長野冬奧會(hui) 後,我們(men) 逐漸摸索到項目規律和特點,訓練更有針對性,中國男子運動員陸續獲得了世界團體(ti) 錦標賽冠軍(jun) 等重要獎項,整體(ti) 水平提升很多。現在的中國短道速滑隊,堪稱中國冰雪運動的“夢之隊”,在中國代表團往屆冬奧會(hui) 所獲的13枚金牌中獨占10枚。在本屆冬奧會(hui) 上,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目前已取得2枚金牌、1枚銀牌、1枚銅牌的好成績。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我們(men) 國家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冰雪設施、運動條件不斷改善,現在的冬奧健兒(er) 們(men) ,在體(ti) 能、力量、器材、康複等各方麵都能接受專(zhuan) 業(ye) 的指導和訓練。我期待,中國運動員們(men) 在賽場上好好發揮,各個(ge) 項目都能突破曆史。

   (本報記者方莉、劉宇航采訪整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