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內蒙古持續推進新能源倍增行動

發布時間:2022-02-15 14:15:00來源: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呼和浩特訊(記者陳力)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內(nei) 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倍增行動進展順利,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開工和獲批規模突破4000萬(wan) 千瓦,其中保障性並網規模超過1000萬(wan) 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27%。

  著眼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內(nei) 蒙古自治區統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提高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比重。推進生產(chan) 布局優(you) 化,到期退出草原核心區風電、光伏項目的同時,把風電、光伏電站布局在沙地沙漠區、采煤沉陷區、露天排土區。目前,內(nei) 蒙古新能源裝機超過5000萬(wan) 千瓦,全區超三分之一的電力裝機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會(hui) 用電量來自新能源。新能源發電量與(yu) 等量火電相比,減排總量相當於(yu) 造林18萬(wan) 公頃。建成生態光伏裝機超過300萬(wan) 千瓦,治理沙漠、礦區麵積超過20萬(wan) 畝(mu) 。

  內(nei) 蒙古近期出台的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產(chan) 值達到1000億(yi) 元以上。其中,風力發電裝備方麵,適度發展風電整機製造,重點發展葉片、發電機、增速機等核心配套零部件。光伏發電裝備方麵,鼓勵多晶矽、單晶矽企業(ye)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發展下遊電池片、電池組件,培育光伏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氫能裝備方麵,重點發展電解水製氫裝備、工業(ye) 副產(chan) 氫提純裝備、氫能儲(chu) 運裝備、氫燃料電池等裝備製造業(ye) 。

  “要紮實推進新能源倍增行動,壯大風光氫儲(chu) 產(chan) 業(ye) 集群。”內(nei) 蒙古自治區主席王莉霞說,力爭(zheng) 2022年新增新能源並網規模2000萬(wan) 千瓦,使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達到40%以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