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冬奧會助力北京“藍起來”“綠起來”

發布時間:2022-02-16 11:08:00來源: 科技日報

  冬奧會(hui) 助力北京“藍起來”“綠起來”

  ◎本報記者 李 禾

  “在冬奧會(hui) 申辦、籌辦、舉(ju) 辦過程中,北京始終堅持一體(ti) 推進綠色發展與(yu) 綠色辦奧,加快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北京冬奧會(hui) 既讓大家享受到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欣賞到大自然的生態之美,也為(wei)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留下寶貴遺產(chan) 。我們(men) 將認真總結經驗,不斷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更優(you) 質的生態環境產(chan) 品,讓藍天綠水青山成為(wei) ‘雙奧之城’的靚麗(li) 底色。”2月15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ju) 辦的生態文明建設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於(yu) 建華說。

  北京冬奧會(hui) 的辦奧理念是“綠色、共享、開放、廉潔”。於(yu) 建華說,作為(wei) “雙奧之城”,北京因奧運與(yu) 綠色結緣。2001年申辦第29屆奧運會(hui) 時提出“綠色奧運”理念,2008年成功舉(ju) 辦綠色奧運盛會(hui) ,2009年又轉化為(wei) “綠色北京”戰略並一直實施。近年來,北京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全市重點工作,一體(ti) 推進綠色發展與(yu) 綠色辦奧,成為(wei) 北京一張新“名片”。

  如今的北京,藍天白雲(yun) 已成為(wei) 常態。2021年,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麵達標,優(you) 良天數占全年的78.9%,大氣汙染治理取得了裏程碑式突破。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楊進懷也表示,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是推動北京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複的重要動力。

  據統計,2021年北京新建改造汙水處理廠5座,新建汙水管線568公裏,完成322個(ge) 村的汙水收集處理,全市汙水處理率達95.8%;全市再生水配置量超過12億(yi) 立方米,實現1000萬(wan) 平方米園林、綠化用再生水替代;密雲(yun) 水庫蓄水量最高達35.79億(yi) 立方米,創曆史新高;全市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75.7%,“水清岸綠處處是美景”。

  石景山區是北京冬奧組委和重要賽區的所在地,北京市石景山區副區長李先俠(xia) 說,石景山區以服務保障冬奧籌辦為(wei) 統領,繪就區域綠色生態底色,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謀求更多綠色福祉。其中,石景山區將森林城市建設與(yu) 服務保障冬奧籌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等工作統籌實施、係統推進。圍繞服務保障冬奧,開展城市景觀建設,打造了石龍匝道、阜石路冬奧特色景觀大道,“一起向未來”冬奧主題花壇等景觀,為(wei) 場館周邊城市綠化景觀注入冬奧元素,凸顯綠色生態文明效益,塑造山水人文特色。

  截至目前,石景山區人均公園綠地麵積24.35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52.42%,“山環水繞、綠軸穿城、綠鏈串園”的綠色空間格局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麗(li) 姿態已初步顯現。

  特別是總麵積達1142公頃的北京冬奧公園,已形成了水綠相生、城景滲透、親(qin) 民共享、冬奧元素突出的城市濱水開放空間。據統計,自2021年10月開園以來,約53萬(wan) 市民到北京冬奧公園打卡遊覽。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在此舉(ju) 行,還進行了冬奧曆史上首次水下傳(chuan) 遞。

  延慶區是北京冬奧會(hui) 三大賽區之一,北京市延慶區副區長顓孫永麒說,延慶賽區以“綠色辦奧”理念為(wei) 指導,將“兩(liang) 山理念”貫穿場館建設全過程,生態保護與(yu) 冬奧工程建設一體(ti) 化推進,曆時六年,將“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核心設計理念由藍圖變成了現實。在生態修複方麵,完成賽區216萬(wan) 平方米的生態修複工作,賽區及周邊2000公頃範圍內(nei) 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等。

  “在綠色低碳方麵,賽區內(nei) 的場館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三星標準,在奧運曆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力供應,200多輛氫能源大巴車投入到賽時交通服務保障中,這些車輛也將作為(wei) 綠色冬奧遺產(chan) 服務城市公共交通。”顓孫永麒說,在文化旅遊方麵,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聯動,擦亮生態底色。下一步,延慶區將實現“碳中和”作為(wei) 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標,以優(you) 質生態環境保障奧運盛會(hui) ,推動冬奧遺產(chan) 可持續利用,接續奮鬥建設生態文明的最美冬奧城。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