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治理噪聲汙染 立法是不錯的開端

發布時間:2022-02-16 14:1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如今,噪聲汙染讓很多人難以忍受。據媒體(ti) 報道,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二次會(hui) 議通過了噪聲汙染防治法,該法將自今年6月5日起施行。誰也不希望自己的耳邊天天被各種噪聲轟炸,攪得坐立不安,心煩意燥。噪聲汙染有多可怕?麵對噪聲汙染,有人搬家,也有人不服氣,搞出了很多“高招”,從(cong) 網上購買(mai) “震樓神器”,你在樓上毫無顧忌地跺腳,我就在樓下製造連綿不絕的“小地震”。還有人在家裏安裝了“高音炮”,還往樓下扔糞便、放狼狗,在場邊敲“大鑼鼓”,直到大打出手等,你廣場舞high了,我就來個(ge) “火上澆油”……

  這些或許管點用的招數,其實並不合適。麵對生活中的矛盾,躲來躲去,終究不是辦法。自己有住所,總不能天天租房躲噪音吧?“震樓神器”本身並不違法,可是驚擾到鄰居的日常起居,擾亂(luan) 了社會(hui) 秩序,就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之嫌。至於(yu) 跟廣場舞大媽各種“硬抗”,本身也是“用一種不文明對抗另一種不文明”,這些以暴製暴、私力救濟的辦法,看上去解氣,卻不合乎法律規定。

  通過法律規範來解決(jue) 社會(hui) 難題,這是一個(ge) 好辦法。讓人頭痛的噪聲汙染問題,也有立法的用武之地。英國1960年通過《噪聲防治法》,日本1968年出台《噪聲控製法》,都是用專(zhuan) 門立法來規製噪聲汙染。我國在專(zhuan) 門立法上稍晚,1989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製定《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工業(ye) 企業(ye) 廠界噪聲標準》,隨後全國人大在1996年10月29日通過了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確立了防治環境噪聲汙染的行政管理體(ti) 製、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製度、各類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的法律措施等,但隨著社會(hui) 發展,廣場舞噪聲擾民、機動車轟鳴“炸街”擾民等新問題日益凸顯,還需要一部“對症下藥”的新法律。

  審視噪聲汙染防治法,堪稱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的“升級版”。從(cong) 法律名稱看,雖然去掉了“環境”二字,但更為(wei) “精準”。因為(wei) 需要防治的是人為(wei) 製造的噪聲,而不是自然環境的噪聲,正是體(ti) 現出專(zhuan) 門立法聚焦“擾民”的新定位。從(cong) 具體(ti) 內(nei) 容看,完善噪聲標準體(ti) 係、強化噪聲源頭防控、加強噪聲政府責任、分類防控噪聲汙染、聚焦噪聲擾民難點,可謂亮點紛呈。明確 “說服教育,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對個(ge) 人可以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wan) 元以下的罰款”等“先禮後兵”處罰措施,有利於(yu) 防止廣場舞、機動車轟鳴“炸街”、酒吧等商業(ye) 場所噪聲擾民,給公眾(zhong) 一個(ge) 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

  當然,治理噪聲汙染,也不能僅(jin) 靠立法。說到底,噪聲汙染是人為(wei) 製造的汙染,根子在人的身上。運用法律予以規製,真正解決(jue) 的是“不敢為(wei) ”和“不能為(wei) ”的問題,而不是“不想為(wei) ”的問題。從(cong) 長遠看,想要收取“釜底抽薪”之效,還需進一步提高社會(hui) 文明程度。有必要在出台噪聲汙染防治法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加強教育引導,強化社會(hui) 道德約束,讓“噪聲之源”時時處於(yu) 規範約束之下,給公眾(zhong) 一個(ge) 安靜的生活環境。

  歐陽晨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