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豆瓣評分低至2.7,情人節檔期特供爛片比疫情更趕客

發布時間:2022-02-16 14:17:00來源: 文匯網

  豆瓣評分低至2.7,情人節檔期特供的爛片比疫情更趕客

  又是一年情人節檔。

  本周一,國內(nei) 總票房過5.27億(yi) 元,三部情人節特供電影悉數進入當日票房前五,三片票房之和占了當日半壁江山。《十年一品溫如言》更是力壓連續13天霸榜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登上單日票房榜首。可與(yu) 漂亮數據相悖,觀眾(zhong) 把“難看 十年一品溫如言”送上了熱搜,網絡評分低至2.7。更現實的,情人節“一日遊”後,三片昨天的票房成績無一例外大跳水。

  從(cong) “為(wei) 愛訂製”到被愛人們(men) 拋棄,上映兩(liang) 天的斷崖式變化像是某種探測器:2月14日的熱賣能探測出愛情片在當下中國市場的容量,2月15日的三片遇冷則測試出了中國觀眾(zhong) 對“一錘子買(mai) 賣”投機者的容受度。最終,一人一票給出了答案:“為(wei) 愛訂製”的無病呻吟強行說愛,隻能透支觀眾(zhong) 對下一次“520”、七夕等“愛情檔”的信任度。

  當所謂的“情侶(lv) 紅利”一次次敗給口碑的崩塌,“爛片隻能與(yu) 檔期概念殊死一搏”“情人節電影專(zhuan) 割韭菜”的印象,恐怕很難去除。

  十多年前的“經典IP”,早就敗給了觀眾(zhong) 審美

  圍繞《十年一品溫如言》鋪天蓋地的惡評裏,有影評人的尖銳之辭“本片藝術性為(wei) 零”;也有不少衝(chong) 著原作小說來的書(shu) 粉評價(jia) “毀經典”,認為(wei) 影片將原著情節改得麵目全非,才是罪魁禍首。

  《十年一品溫如言》改編自書(shu) 海蒼生的同名小說,講述男女主人公言希和溫衡一段羈絆十年的感情。2009年,該小說開始在晉江文學城連載,紅極一時。故事裏的男主人公言希曾在“最有魅力的小說男主角TOP100”網絡評選裏排名第三,受歡迎度可見一斑。但讓人玩味的是,當年頗具魅力、贏得許多四五星好評的小說,隨時間推移,其熱評前排湧現越來越多一星差評,自我感動、矯揉造作、邏輯混亂(luan) 等代言了近幾年讀者的極大觀感。

  回望這部網文小說成為(wei) 大IP的2009年,那還是網絡文學疾速擴張的年代,泥沙俱下。當年的語境下,《十年一品溫如言》仗著極致虐戀與(yu) 狗血奇情殺出了一條血路,博得無數關(guan) 注。論虐,男主人公言希被炸聾、被輪奸、被囚禁、自殺未遂但斷了腿、最終還罹患癌症……人生一個(ge) “慘”字不足形容。論奇情,它在男女主人公的癡戀主線外設置了無法忽視的耽美情節,男主身邊的男性友人幾乎個(ge) 個(ge) 都愛他。如果說這則故事在網絡青春文學野蠻生長的年代確有眼球效應,那麽(me) 2022年,“車禍、失憶、治不好”的舊三寶,早已被連年迭代的觀眾(zhong) 審美反複拋棄。即便電影改編刪減了不合時宜的人設與(yu) 情節,但核心依然停留在為(wei) 虐而虐,所謂創新也隻是在“霸淩、失聯、抑鬱症”的新套路裏點到即止。一個(ge) 欠缺真正的文學支撐、更沒有當下語境價(jia) 值的劇本,再怎樣改編,充其量是“帶流量的原作”,幾乎從(cong) 開始就寫(xie) 定了“取巧”的判詞。

  再看情人節檔期另兩(liang) 部作品,爭(zheng) 議雖小,品質同樣不堪。《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在愛情類型上疊加奇幻色彩,愛情的雙方分隔兩(liang) 地,因一次意外腦電波相連,從(cong) 此跨越中國與(yu) 德國的迢迢千裏共享五感。除了大量引用毛姆的話,比如“每個(ge) 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隻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chuan) 達自己的思想”,多數時候,影片既像2014年美國電影《你眼中的世界》,又如一篇集成了“背對背錯過”“把我們(men) 的愛情寫(xie) 成詩”等陳年老梗的大雜燴。至於(yu) 《不要忘記我愛你》,又一個(ge) 失憶的主角與(yu) 又一次“忘記一切,還是會(hui) 重新愛上你”的故事設定,被觀眾(zhong) 形容為(wei) “比悲傷(shang) 更悲傷(shang) 的觀影體(ti) 驗”。

  托爾斯泰說:“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ti) 驗了的感情的傳(chuan) 達。”僅(jin) 憑臆想或橋段集合,打動不了每個(ge) 對愛情有過切膚之感的觀眾(zhong) 。從(cong) 時過境遷的廉價(jia) “經典”,到套路千萬(wan) 條的流水線新片,今年的情人節檔期電影讓人沮喪(sang) ,根本原因隻能是創作早早拋開了真實的生活的體(ti) 察。

  讓位於(yu) “消費主義(yi) ”,再甜蜜的檔期也會(hui) 讓觀眾(zhong) 愛無能

  在觀眾(zhong) 眼裏,三部愛情片爭(zheng) 相比爛,是愛情片過時了,還是中國觀眾(zhong) “愛無能”了?

  跨年時的《愛情神話》能同時推翻這兩(liang) 個(ge) 設定,梧桐樹下的上海風情與(yu) 熟齡男女真實的柴米油鹽交融,“滬漂”導演從(cong) 過往的六七年時間裏淬煉出一個(ge) 可愛的好故事。2019年《少年的你》撤掉柔光濾鏡,第一次把學生間的欺淩搬上大銀幕,讓少年人間誠懇的愛意抵抗殘酷青春,同樣大獲好評。2018年的《超時空同居》用奇幻設定勾兌(dui) 愛情,在天若有情的故事框架之上小小討論了一番商業(ye) 的良心,也算可圈可點。

  但除此以外,過去10年間的國產(chan) 愛情電影整體(ti) 表現,一點都不容樂(le) 觀。《你的婚禮》《北京愛情故事》《匆匆那年》《從(cong) 你的全世界路過》《瘋嶽撬佳人》《合約男女》《奔愛》《謀殺似水年華》《高跟鞋男女》《有一個(ge) 地方隻有我們(men) 知道》以及“前任”係列,商業(ye) 成功者多,藝術精良者少。

  一邊是國產(chan) 愛情片佳作凋零,一邊是每年批量生產(chan) ,究其原因,業(ye) 界早就心領神會(hui) ,美其名“甜蜜消費”。最典型的例子要追溯到2011年,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失戀33天》利用“百年一遇的光棍節”為(wei) 賣點,在11月11日當天拿到超4700萬(wan) 元票房,並最終以3.2億(yi) 元位列當年總票房第八。這個(ge) 完全被生造、炒作起來的檔期給了電影營銷巨大的啟發。此後的情人節、七夕等公認屬性甜蜜的節日,探探風月、看看電影的甜蜜消費似乎更加天經地義(yi) 。於(yu) 是,年複一年,我們(men) 總能與(yu) “甜蜜特供”的電影遭遇,然後在循環往複的“一日遊產(chan) 品”裏蠶食對國產(chan) 愛情片的信心。在2022年情人節檔期集體(ti) 挨罵之前,最讓人發指的莫過於(yu) 《201413》與(yu) 《201314》,因為(wei) 能取“愛你一世一生”“愛你一生一世”的諧音,兩(liang) 部影片大張旗鼓擺明賺錢姿態,拉幾個(ge) 高人氣的主持人就攢出一局,高舉(ju) “萬(wan) 年真愛日”的幌子兜售一日。

  2022年,全球電影市場仍未徹底走出疫情帶來的陰霾,也仍需找回被兩(liang) 年疫情影響的大眾(zhong) 觀影習(xi) 慣。在這個(ge) 節骨眼上,讓位於(yu) “消費主義(yi) ”的創作觀念,比疫情更趕客。(作者:王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