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看待不良貸款指標一升一降

發布時間:2022-02-18 14:34:00來源: 經濟日報

  銀行業(ye) 不良貸款情況一直備受市場關(guan) 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個(ge) 別銀行出現了不良貸款持續攀升的情況,引發業(ye) 內(nei) 擔憂。銀保監會(hui) 近日披露的2021年四季度銀行業(ye) 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2.8萬(wan) 億(yi) 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35億(yi) 元;而不良貸款率1.73%,較上季度末下降0.02個(ge) 百分點。總體(ti) 來看,不良貸款餘(yu) 額上升,而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

  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指標為(wei) 何會(hui) 呈現一升一降的情形?一般而言,隨著信貸規模擴張,不良貸款總額會(hui) 隨之上升,與(yu) 此同時,如果不良貸款規模上升幅度不及信貸規模與(yu) 利潤的增幅,就會(hui) 使得不良率有所下降。從(cong) 這個(ge) 角度可以說,不良貸款指標一升一降顯示出,2021年以來我國商業(ye) 銀行經營狀況正持續改善,同時由於(yu) 持續加大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銀行業(ye) 整體(ti) 資產(chan) 質量保持了較高水平。

  加大對不良資產(chan) 的處置有助於(yu) 降低不良率。2021年,銀行業(ye) 累計處置不良資產(chan) 3.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加0.11萬(wan) 億(yi) 元,創曆史新高。2017年至2021年,5年間累計處置不良資產(chan) 11.9萬(wan) 億(yi) 元,超過此前12年處置量的總和。近年來,我國銀行體(ti) 係受疫情衝(chong) 擊,利潤雖然出現波動,但不良資產(chan) 處置力度不減,風險抵補能力較強,銀行業(ye) 總體(ti) 保持穩健運行。

  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良貸款餘(yu) 額仍處於(yu) 上升態勢。考慮到目前經濟恢複不均衡、基礎不穩固,部分行業(ye) 仍受疫情影響以及一些企業(ye) 成本壓力上升等因素,不良貸款餘(yu) 額未來仍麵臨(lin) 上升壓力,銀行業(ye) 需要對不良率反彈風險時刻保持警惕。

  一方麵要鼓勵銀行依法合規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夯實穩健運行基礎;另一方麵要高度關(guan) 注不良貸款餘(yu) 額變化情況,持續加大對不良資產(chan) 的處置力度。監管部門要深入調研分析,督促銀行做實資產(chan) 質量,嚴(yan) 格落實金融資產(chan) 風險審慎分類製度。同時,指導銀行綜合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轉讓等方式,提高有效應對不良資產(chan) 反彈的能力。

  今年還要妥善處置一些機構、行業(ye) 、領域中已經暴露的不良風險,並嚴(yan) 防風險外溢。銀保監會(hui) 2022年工作會(hui) 議明確要求,壓實各方責任,有序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妥善應對不良資產(chan) 反彈。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金融資產(chan) 管理公司的作用,積極研究金融資產(chan) 管理公司在聚焦不良資產(chan) 處置主業(ye) 、發揮獨特功能優(you) 勢、助力化解金融風險方麵的相關(guan) 政策措施。

  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舉(ju) 措,也將為(wei) 銀行業(ye) 有效支持實體(ti) 經濟釋放更多信貸空間。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持之以恒推進相關(guan) 工作,強化部門配合、多渠道推進,確保不良風險處置的成效,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陸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