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盛會為“冰雪一代”留下豐厚遺產
帶來更多發展機會(hui) 青少年冰雪運動取得長足進步
冬奧盛會(hui) 為(wei) “冰雪一代”留下豐(feng) 厚遺產(chan)
從(cong) 羊倌轉身變為(wei) 滑雪教練,這是北京延慶農(nong) 民郎恩鴿從(cong) 2017年夏天開始的故事。
那一年,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權,郎恩鴿熟悉的延慶海坨山要被打造成北京冬奧會(hui) 3個(ge) 賽區之一。郎恩鴿記得,當時村裏的冬奧會(hui) 氣氛急劇升溫,眼見著高標準的滑雪場就要在周邊興(xing) 建起來。
這個(ge) 打小就酷愛滑雪的年輕人也想轉行吃上“冰雪飯”。他賣了300隻羊,通過了國際滑雪教練指導員認證,還和村裏的十幾名年輕人成立了農(nong) 民滑雪隊,當起了滑雪教練。
對農(nong) 民郎恩鴿來說,海坨山的冬奧會(hui) 給他的謀生方式帶來了變化。而從(cong) 辦一屆奧運會(hui) 的使命來看,除展現“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外,還要給舉(ju) 辦地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尤其是人的發展。
北京體(ti) 育大學冬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鄒新嫻認為(wei) ,留下發展機會(hui) ,實際上也是奧運會(hui) 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
鄒新嫻說,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是《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布之後,第一屆從(cong) 籌辦之初就全麵規劃管理奧運遺產(chan) 的奧運會(hui) 。創造豐(feng) 厚的冬奧會(hui) 遺產(chan) ,為(wei) 廣大民眾(zhong) 、舉(ju) 辦城市和國家帶來長期收益,是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
鄒新嫻還特別提到,《奧林匹克2020議程》凸顯了可持續、青少年、公信力三大主題。由於(yu) 我國在申辦冬奧會(hui) 時就許下了“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的承諾,籌備時又定下了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本屆冬奧會(hui) 完美詮釋了這三大主題。
為(wei) “後冬奧”時期留下教育遺產(chan)
18歲的新秀蘇翊鳴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收獲一金一銀兩(liang) 枚獎牌。作為(wei) 他的粉絲(si) ,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學生白欣妍2月15日受邀去現場觀看了蘇翊鳴的奪金比賽。她珍藏著蘇翊鳴在備戰冬奧會(hui) 時給她的一封手寫(xie) 回信。蘇翊鳴在信中說:“作為(wei) 你的大哥哥,此時,我正在努力訓練,爭(zheng) 取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取得好的成績,為(wei) 祖國爭(zheng) 光,也希望你和我一樣努力。”
白欣妍所在的學校是離北京冬奧組委最近的一所學校,隻有不到1000米的距離。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使這所學校很早就開始普及冰雪運動項目,並成為(wei) 全國奧林匹克示範校。學校處處都有冬奧會(hui) 元素,甚至還有冬奧博物館,以及一座真正的冰壺館。全校300多名學生實現了100%能上真冰、上真雪,學校越野滑雪隊、冰壺隊在全國比賽中都有不俗的成績。
電廠路小學體(ti) 育教師丁筱說,推廣冰雪運動7年多來,在一次次冬奧會(hui) 課程、主題活動、實踐任務中,孩子們(men) 體(ti) 驗到冰雪文化的魅力,學會(hui) 了堅韌,更加懂得了規則、尊重,還有責任與(yu) 擔當。
與(yu) 年輕的丁筱一入行就主打冰雪體(ti) 育教學不同,海澱區羊坊店中心小學體(ti) 育教師周晨光從(cong) 教30多年,從(cong) 2001年起就在學校推廣模擬奧運會(hui) ,近幾年又辦起了模擬冬奧會(hui) 。學校的旱地冬奧項目最早是在一間180平方米的大會(hui) 議室裏進行的,會(hui) 議室裏鋪上仿真冰麵,孩子們(men) 就可以嚐試短道速滑、冰球、冰壺等冬奧會(hui) 項目。
周晨光既是一名雙奧運動的推廣教師,也是一名雙奧火炬手。他說,這份殊榮是給他代表的全國近60萬(wan) 名體(ti) 育教師的。
近年來,鄒新嫻參與(yu) 編製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係列報告中的體(ti) 育遺產(chan) 報告。她說,以電廠路小學的實踐為(wei) 代表的對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的創新探索,既在青少年中普及了冬奧會(hui) 知識,也推動校園冰雪運動的參與(yu) ,對“後冬奧”時期的校園冰雪運動推廣產(chan) 生顯著的示範效應,成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獨特的奧林匹克教育遺產(chan) 。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認定835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遴選冰雪特色學校2062所。
鄒新嫻進一步解釋說,根據國際奧委會(hui) 給出的定義(yi) ,奧運遺產(chan) 是實現奧運會(hui) 願景的結果,既有類似場館這樣有形的遺產(chan) ,也有民族自豪感、健康的生活意識、教育等無形的遺產(chan) 。
為(wei) “冰雪一代”埋下種子
本屆冬奧會(hui) ,中國男子冰球隊首次踏上冬奧會(hui) 賽場。賽前,37歲的隊長葉勁光在社交媒體(ti) 上有這樣一段表述:“如果有一個(ge) 中國運動員,20年後站上冰球最高舞台,人們(men) 問到他為(wei) 什麽(me) 練習(xi) 冰球,他會(hui) 回答‘2022年,我看了中國隊的比賽’,那就是我們(men) 這代人的成功。”
在賽會(hui) 間的多次采訪中,葉勁光反複提到,盡管中國冰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更希望這次冬奧會(hui) 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種下冰球的種子。這與(yu) 學界通行的觀點不謀而合——競技體(ti) 育需要與(yu) 群眾(zhong) 體(ti) 育一體(ti) 推進,尤其團體(ti) 項目更需要有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
鄒新嫻說,我國在籌辦北京冬奧會(hui) 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冰雪運動的群眾(zhong) 參與(yu) 度,最為(wei) 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我們(men) 申辦冬奧會(hui) 時的承諾,要“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
這一承諾在北京冬奧會(hui) 拉開序幕前已經兌(dui) 現。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我國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人數為(wei) 3.46億(yi) ,冰雪運動參與(yu) 率超過24%。
統計調查嚴(yan) 密的邏輯之下是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案例。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冬奧會(hui) 提速了冰雪運動在北京民眾(zhong) 中的普及度,從(cong) 冷項目變成熱運動,特別是青少年冰雪運動取得長足進步,成為(wei) 冰雪一代。
徐和建特別提到,北京現在注冊(ce) 的青少年冰球運動員已超過5000人,為(wei) 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鄒新嫻參與(yu) 撰寫(xie) 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遺產(chan) 案例報告(2022)》中,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樂(le) 部聯賽成為(wei) 案例之一。
這項賽事2008年創辦時隻有4支隊伍、約60人參加,2015年我國申辦冬奧成功後,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2012-2013賽季,聯賽有455名參賽運動員、5個(ge) 俱樂(le) 部、24個(ge) 參賽隊伍參加。2021-2022賽季,近3600名參賽運動員、25個(ge) 俱樂(le) 部、256個(ge) 隊伍參賽。目前,該賽事已經成為(wei) 亞(ya) 洲地區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的青少年冰球賽事。
近年來,北京的青少年冰球構建了包含學校和培訓機構體(ti) 係、區級運動隊體(ti) 係、市級運動隊體(ti) 係,以及專(zhuan) 業(ye) 運動梯隊體(ti) 係等4級相對完備的體(ti) 係,每年有2500餘(yu) 場冰球賽事。
鄒新嫻認為(wei) ,聯賽不僅(jin) 是廣大青少年冰球愛好者同場競技的舞台,更是普及推廣青少年冰球運動、儲(chu) 備優(you) 秀青少年冰球運動競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冬奧會(hui) 籌辦為(wei) 契機,帶動舉(ju) 辦城市青少年冰雪運動普及發展的最生動的遺產(chan) 。
北京冬奧會(hui)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決(jue) 賽上,中國隊老將徐夢桃仰天長嘯,“衝(chong) !拚了!”這給北京體(ti) 育大學奧林匹克高等研究院教授邱招義(yi) 留下深刻印象。這位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國際A級裁判說,這屆在家門口舉(ju) 辦的冬奧會(hui) 上,中國的年輕選手表現出了“帶頭拚、加油幹”的勁頭,這種敢拚敢搶的精神也是冬奧會(hui) 留給全社會(hui) 的正能量遺產(chan) 。
分享冰雪紅利 未來可期
36歲的徐振升是北京冬奧會(hui) 高山滑雪項目技術訓練區的工作人員。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那年,他和郎恩鴿一樣,也是海坨山的一名農(nong) 民。
這幾年,他的日常寫(xie) 滿了冬奧會(hui) 的故事:一開始是參與(yu) 了冬奧會(hui) 申辦實地踏勘工作,見證著熟悉的土地變成賽場;後來加入了延慶海坨農(nong) 民滑雪隊。
滑雪隊在參加瑞士滑雪教練聯盟培訓取得專(zhuan) 業(ye) 滑雪教練資質後,開始在延慶全區的中小學校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截至2021年7月,滑雪隊已累計為(wei) 當地中小學生開展冰雪運動培訓4000餘(yu) 人次。再後來,徐振升還學會(hui) 了開雪車等技能。
當年滑雪隊的骨幹現在都端上了冰雪的“飯碗”——當教練、開農(nong) 家樂(le) ,甚至還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xiang) 創業(ye) 。
冬奧會(hui) 並不是北京舉(ju) 辦冰雪賽事的終點。作為(wei) 全球首個(ge) “雙奧”城市,北京提出的新目標是,建立“國際體(ti) 育名城”。
北京市體(ti) 育局副局長孟強華說,北京將籌備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國際賽事,積極申辦國際雪聯高山滑雪世界杯、國際滑聯花樣滑冰世界錦標賽等賽事,同時鼓勵市場舉(ju) 辦高水平商業(ye) 賽事。
在徐和建看來,從(cong) 冰雪賽事到冰雪旅遊,再到體(ti) 育消費,冰雪經濟也正成為(wei) 北京新的經濟增長點。新建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光影流轉,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傲視群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蜿蜒靈動,這些場館已成為(wei) 舉(ju) 辦城市的地標性建築。這批地標式建築,加上大批國際水準的冰雪場地設施,為(wei) 打造國際冰雪消費目的地提供場館保障,“後冬奧”時代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未來可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