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老年幸福生活“加碼”?“十四五”養老新舉措來了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規劃》提出,要在“十四五”時期,推動老齡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樣化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使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下麵我們(men) 就來詳細了解有哪些具體(ti) 內(nei) 容,將給我國2億(yi) 多老年人帶來哪些新變化。
聚焦急難愁盼 聚焦美好生活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提出,要在“十四五”時期,基本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製度框架,老齡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和健康支撐體(ti) 係,初步形成全社會(hui)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格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副司長 郝福慶:主要是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聚焦老年人的美好生活,為(wei) 全體(ti) 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養(yang) 老服務,確保老有所養(yang) ,特別要做好鰥寡孤獨、困難高齡失能老年群體(ti) 的服務保障。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讓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用、生活照料、康複護理、精神文化各方麵享有高質量的服務。
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我國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64億(yi) 人,到“十四五”末期,將突破3億(yi) 人。麵對人口老齡化這個(ge) 世界性難題,《“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明確表示,我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解決(jue) 好這一重大課題。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 陳功:“十四五”應該說是我們(men) 人口的整個(ge) 結構發生變化的一個(ge) 重要的、關(guan) 鍵的時期。在前期的基礎上,怎麽(me) 能夠應對我們(men) 人口的老齡化加速和挑戰不斷加重的這麽(me) 一個(ge) 階段上。這一次的新規劃,是我看到的在我們(men) 的老齡規劃裏麵最自信的一個(ge) 規劃。
兜好底線 確保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保障到位
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首先在於(yu) 兜好底線。新發布的《規劃》提出,要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職能,確保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保障到位。
聚焦老年人在社會(hui) 保障、養(yang) 老、醫療等民生問題上的“急難愁盼”,《規劃》提出,要不斷擴大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覆蓋麵,盡快實現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逐步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擴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藥報銷範圍,將更多慢性病用藥納入集中帶量采購,降低老年人用藥負擔。
公辦養(yang) 老機構要堅持公益屬性,兜好底線,重點為(wei) 經濟困難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務。要提升公辦養(yang) 老機構的覆蓋能力,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尋訪製度,防範基本生活安全風險。到2025年,敬老院建有率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都要達到100%。
強化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9073”的養(yang) 老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yang) 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yang) 老。老年人的需求,就是政策發力的方向,《“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提出,要強化居家社區養(yang) 老的服務能力,讓老年人在家幸福安度晚年。
家住上海黃浦區的束阿姨行動不便,老伴何老伯也已80多歲高齡,老兩(liang) 口根據自身需求定製了每月5800元的照護“服務包”,這個(ge) “服務包”都有哪些服務呢?
護士 楊春花:每個(ge) 星期來一次的,主要是給爺爺奶奶測量血壓,血糖和心率,幫他做一下藥物的管理。
除了護士小楊每周四定時來給老人檢查身體(ti) ,更讓老兩(liang) 口省心的是3位護理員一周6天的上門服務。護理員小張擅長康複按摩和做本幫菜,每天上午10點她都會(hui) 來到老人家,收拾屋子,給老人按摩推拿、舒緩經絡,做好午飯後再離開。
上海市民 何老伯:全是按照標準來做,做得很好,我們(men) 非常滿意,我們(men) 已經把她當自個(ge) 家裏人一樣看待。
另外兩(liang) 位護理員也各有所長,她們(men) 分別在午後和晚間來到老人家裏,給老人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夜間陪護、扡腳理發等等。
與(yu) 一般的鍾點工、保姆不同的是,上海這種居家養(yang) 老新模式提供的是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機構的專(zhuan) 業(ye) 照護,以街鎮為(wei) 基本單元,按照“15分鍾服務圈”進行規劃布局,確保服務能及時響應。
護士 楊春花:有緊急情況的話,我們(men) 會(hui) 派人15分鍾之內(nei) 立馬上門。
這種養(yang) 老新模式還運用了智能新技術,通過床上這個(ge) 睡眠檢測儀(yi) ,養(yang) 老機構即時遠程檢測束阿姨的睡眠狀況。
快樂(le) 之家養(yang) 護院運營總監 繆婷婷:綠色越多,她的睡眠情況越好。如果說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的時候,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後台知道,可以對她的一些疾病做一個(ge) 預先的一個(ge) 評估。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 沈敏:目前我們(men) 上海已經在中心城區的8個(ge) 街道進行了試點,有16家養(yang) 老服務機構參與(yu) 了這項試點。當前穩定的簽約服務對象已經超過了1000位老人,而且這個(ge) 簽約人數還在不斷上升中。
為(wei) 了讓更多老年人能在家安度晚年,《“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提出,要構建城鄉(xiang) 老年助餐服務體(ti) 係,打造一批食材可溯源、安全衛生、價(jia) 格公道的標準化社區老年食堂,重點補齊農(nong) 村、遠郊等助餐服務短板,引導外賣平台等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助餐配送。
同時,要發展老年人助浴助潔服務;建立居家養(yang) 老巡訪關(guan) 愛服務製度,為(wei) 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服務;組織和引導物業(ye) 企業(ye) 、零售服務商、社會(hui) 工作服務機構等拓展為(wei) 老服務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購、餐飲外賣、家政預約、代收代繳、掛號取藥、精神慰藉等服務;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務新業(ye) 態,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為(wei) 老服務,鼓勵“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ti) 驗服務”。
還要推動醫療服務向居家社區延伸,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失能、慢病、高齡、殘疾等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