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跨國企業業績折射中國市場吸引力

發布時間:2022-02-22 14:49:00來源: 經濟日報

  金觀平

  全球跨國企業(ye) 日前陸續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無論是製造業(ye) 企業(ye) 還是消費品企業(ye) ,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在過去一年繼續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其在中國的銷售業(ye) 績成為(wei) 亮點。

  盡管疫情和芯片供應短缺帶來諸多挑戰,但博世2021年在華銷售仍實現了9.1%的增長,創下曆史新高;得益於(yu) 中國、印度和菲律賓市場的突出表現,可口可樂(le) 亞(ya) 太市場的單箱銷量同比增長11%;歐萊雅2021年在中國銷售增速達到兩(liang) 位數,兩(liang) 倍於(yu) 美妝市場平均水平;跨國藥企更是收獲滿滿,默沙東(dong) 2021年製藥業(ye) 務中國區收入同比增長60%,禮來中國區收入增長49%……

  當前,全球疫情延宕反複,世界經濟複蘇艱難。在全球供應鏈受損短期難以恢複,能源價(jia) 格和物價(jia) 上漲不斷推高通脹,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跨國企業(ye) 在中國市場取得的良好業(ye) 績顯得尤其珍貴,使得跨國企業(ye) 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

  跨國企業(ye) 的良好業(ye) 績來自中國安全穩定可靠的發展環境。中國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各國企業(ye) 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不斷為(wei) 世界經濟貢獻正能量,也由此成為(wei) 跨國企業(ye) 逆勢成長的“肥沃土壤”。有外媒報道,一批跨國企業(ye) 正打算把“移”到東(dong) 南亞(ya) 的工廠盡快搬回中國,因為(wei)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愈發成為(wei) “可靠的生產(chan) 地點”。“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共享中國市場廣闊機遇”漸成共識。

  跨國企業(ye) 的良好業(ye) 績來自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止。自貿試驗區開放水平再上新台階,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多點開花,建設對外開放平台碩果累累,外商投資負麵清單越來越“短”……中國言必信、行必果,在多屆進博會(hui) 上宣布的擴大開放舉(ju) 措已經基本落實。實實在在的開放舉(ju) 措給予外商信心和預期,也給外資企業(ye) 帶來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良好業(ye) 績的取得也離不開跨國企業(ye) 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的投入,以及在適應中國市場方麵作出的種種努力。與(yu) 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在經曆的“閉店潮”不同,近年來跨國企業(ye) 頻頻在中國開店建廠,設立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2021年,僅(jin) 上海一地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總數達到831家;新增外資研發中心25家,總數達到506家。跨國公司加強本土化經營,在產(chan) 品本土化、營銷本土化、人才本土化、治理本土化等方麵加強投入,並強化與(yu) 本地公司的合作。無論是融入地方口味、中國風格的消費品巨頭,還是以本土化戰略帶動醫療數字化創新的跨國藥企,抑或是不斷推進國產(chan) 車型落地的外資車企,不少跨國企業(ye) 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在中國,為(wei) 中國,與(yu) 中國共創”的理念。

  諸多因素共同推動跨國公司在中國取得強勁業(ye) 績,不斷增強其對實現可持續收入增長的信心,同時也增強了在中國繼續投資的意願。開放、包容、多樣化的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會(hui) 進一步提升。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