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銀行衝刺上市戛然而止 排隊銀行降至近年來新低
本報記者 呂 東(dong)
在經曆了去年的“井噴”後,銀行衝(chong) 刺A股IPO的步伐開年以來出現放慢的跡象。
今年以來,先後有3家排隊銀行出現了主動撤回首發申請及中止審查的情形,這不但讓上述銀行的上市進程再添變數,也使得排隊銀行“陣形大亂(luan) ”。根據證監會(hui) 最新發布的信息顯示,目前正常排隊擬IPO銀行數量已跌至個(ge) 位數,僅(jin) 有9家,這一數量也是近年來的最低值。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A股IPO停滯,既有上述銀行的公司治理、業(ye) 務管理等可能存在瑕疵的情況,也有突發因素。”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層對待銀行上市態度比較謹慎,如果這些銀行的合規瑕疵與(yu) 不確定性消除後,未來不排除其重新排隊IPO。
2022年,對於(yu) 正衝(chong) 刺A股IPO的排隊銀行來說有些“流年不利”,僅(jin) 僅(jin) 不到兩(liang) 個(ge) 月時間,已有3家銀行上市進程被按下了暫停鍵。
日前披露的最新一期排隊企業(ye) 信息情況表顯示,已收到廈門農(nong) 商銀行撤回申請。針對此次撤回申請的原因,廈門農(nong) 商行對外回應稱,主動調整上市計劃,是基於(yu) 股權優(you) 化目的,意在利用調整期著力梳理並優(you) 化股權。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該行共有包括廈門象嶼資產(chan) 、廈門港務、廈門國際會(hui) 展、廈門國貿金控等4家股東(dong) 的持股比例在5%以上。
據了解,廈門農(nong) 商行的A股首發申請於(yu) 2017年12月份被證監會(hui) 受理,該行也是排隊時間第二長的銀行。此前曾有包括盛京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廣州農(nong) 商行以及威海市商業(ye) 銀行等多家銀行撤回過A股上市申請,而上述銀行無一例外均未再重返A股排隊序列。
除了自己主動撤回A股上市申請的廈門農(nong) 商外,此前還有2家銀行上市進程在今年遭遇停滯,廣東(dong) 南海農(nong) 商行、重慶三峽銀行首發申請均已被“中止審查”。
今年1月份,因被卷入樂(le) 視網多年前的定增項目造假,包括中德證券、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hui) 計師事務所等三家機構被證監會(hui) 被立案調查。根據相關(guan) 規定,發行人的保薦人或證券服務機構被證監會(hui) 立案調查將會(hui) 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受此事件波及,有多達逾90家擬上市公司不幸“踩雷”,這其中就包括廣東(dong) 南海農(nong) 商行、重慶三峽銀行,前者聘請的律師事務所為(wei) 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而後者聘請的會(hui) 計師事務所為(wei) 信永中和會(hui) 計師事務所。
“從(cong) 目前情況來看,銀行的上市審查是較為(wei) 嚴(yan) 格的。”允泰資本創始合夥(huo) 人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中介機構因素和銀行自身股權關(guan) 係是否理順等IPO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如果日後能妥善解決(jue) ,未來是有機會(hui) 重歸排隊陣營的。
證監會(hui) 最新披露的排隊企業(ye) 信息顯示,剔除因主動撤回申請及中止審查的廈門農(nong) 商行、廣東(dong) 南海農(nong) 商行、重慶三峽銀行外,目前正常排隊的銀行僅(jin) 剩下9家,分別為(wei) 亳州藥都農(nong) 商行、海安農(nong) 商行、昆山農(nong) 商行、湖州銀行、大豐(feng) 農(nong) 商行、馬鞍山農(nong) 商行、東(dong) 莞銀行、順德農(nong) 商行和廣州銀行,創下數年來排隊銀行數量新低。(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