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的普及增強了生活幸福感
64.1%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的普及增強了生活幸福感
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最吸引人的是精彩刺激和觀賞性強
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hui) 向全民展現了冰雪運動的魅力,極大地激發了大家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熱情。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21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最吸引人的特點是精彩刺激(59.6%)、觀賞性強(48.2%)和親(qin) 近自然(37.3%)。58.3%的受訪者表示滑冰滑雪已經成為(wei) 生活中的一種休閑方式。64.1%的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的普及培養(yang) 了新的興(xing) 趣愛好,增強了生活幸福感。
冰雪運動最吸引人的特點是精彩刺激和觀賞性強
“今年是我第一次嚐試滑雪,其實最開始很怕摔,也確實摔了幾次,但當我不斷嚐試後,第一次從(cong) 頭到尾滑下來沒有摔時,覺得很有成就感。下次想去更大的滑雪場玩。”90後在校大學生王木木(化名)說,她以後還會(hui) 繼續參加滑雪運動。
浙江杭州的林航(化名)覺得滑雪是一項會(hui) 讓人“上癮”的運動,“當你能掌握技巧獨立滑完賽道後,那種感覺很難用言語來描述,很刺激,成就感很強”。
調查中,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最吸引人的特點是精彩刺激(59.6%)、觀賞性強(48.2%)、親(qin) 近自然(37.3%)。此外還有:難度大有挑戰性(34.1%)、自由的感覺(30.1%)、趣味性強(28.7%)、非常解壓(27.3%)、追求時尚(26.2%)、團隊精神(24.7%)等。9.3%的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是一項好的社交方式,助力交友。
“滑雪最吸引我的是滑下來那一瞬間的快感,讓人覺得很解壓。”王木木說,跟朋友們(men) 一起熱鬧地玩耍也是她想要滑雪的一個(ge) 原因,“滑雪時基本都是很多人一起玩。雪地裏拍照很好看。滑完之後大家一起去民宿休息、團建,促進了彼此的感情”。
“我們(men) 都是一車一車人去雪場的,和朋友們(men) 一起玩的體(ti) 驗更佳。”老家在河北張家口的在校大學生趙琪(化名)滑雪時也更喜歡和大家一起玩。
北京師範大學體(ti) 育與(yu) 運動學院首任院長、全國學校體(ti) 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毛振明說,冰雪運動的特點首先是滑行性,所有的冰雪運動都是在滑行的,這是我們(men) 平時很難體(ti) 會(hui) 到的感覺,它借助了自然的外力,靠跑是無法體(ti) 會(hui) 到這種速度感的,這也是冰雪運動的一大樂(le) 趣。其次是高強度,冰雪運動的速度很快,包括翻轉等動作,專(zhuan) 業(ye) 性很強,也會(hui) 有一些危險性。第三,冰雪運動是寒冷和溫暖並存的,在冰雪裏鍛煉雖然很寒冷,但結束之後和大家一起在溫暖的屋子裏交流是有碰撞感的,這種魅力別的運動無法取代。
調查中,58.3%的受訪者表示滑冰滑雪成為(wei) 生活中的一種休閑方式。
64.1%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普及培養(yang) 了新的興(xing) 趣愛好,增強了生活幸福感
調查中,64.1%的受訪者覺得冰雪運動的普及培養(yang) 了新的興(xing) 趣愛好,增強了生活幸福感,61.4%的受訪者覺得會(hui) 激發全民體(ti) 育熱情,有助於(yu) 增強體(ti) 質,52.9%的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有助於(yu) 培養(yang) 團隊精神,磨煉意誌,49.4%的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的普及有助於(yu) 為(wei) 我國冰雪運動儲(chu) 備專(zhuan) 業(ye) 人才,44.1%的受訪者覺得會(hui) 推動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增加就業(ye) 崗位,38.9%的受訪者指出能夠推動經濟、旅遊事業(ye) 的發展,24.9%的受訪者認為(wei) 冰雪運動的普及為(wei) 全球奧林匹克事業(ye) 作出貢獻。
林航覺得冬奧會(hui) 的申辦激發了國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以後肯定會(hui) 有更多的孩子參與(yu) 到冰雪運動之中。
“在冬奧會(hui) 的帶動下,家鄉(xiang) 的滑雪場近年來人非常多,我爸媽以前不參與(yu) 冰雪運動,但現在他們(men) 也很想去玩。”趙琪說,家鄉(xiang) 近年來開了好多雪場而且去玩的人也多,周邊旅遊也被拉動了起來,解決(jue) 了很多人的就業(ye) 問題。
王木木覺得冰雪運動首先能鍛煉身體(ti) 、增強體(ti) 質,其次可以增進人與(yu) 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讓人們(men) 進一步了解冰雪運動,從(cong) 而促進冰雪文化的普及,對周邊地區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有幫助。
受訪者中,00後占26.8%,90後占45.3%,80後占23.8%,其他占4.1%。北方一二線城市的占23.2%,北方三四線城市的占25.2%,南方一二線城市的占34.7%,南方三四線城市的占12.8%,鄉(xiang) 鎮的占4.2%。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xi) 生 徐欣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2月24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