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快樂轉贈給未來——讀閻誌長篇新作《武漢之戀》

發布時間:2022-02-24 11:1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閻誌的長篇小說《武漢之戀》,可謂傾(qing) 其生活積累,寫(xie) 盡了他近40年來的人生經曆和心路曆程。這部小說共5卷,用近50萬(wan) 字篇幅,塑造了田路、陳東(dong) 明、雷華、吳愛軍(jun) 、王慈等青年創業(ye) 者形象,再現了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和一代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搏擊奮鬥的曆史。

  《武漢之戀》是一首獻給青春的頌歌。在當代文學史上,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青春頌。《青春之歌》《戰火中的青春》等,是革命戰爭(zheng) 年代的青春頌。《向困難進軍(jun) 》《西去列車的窗口》《雷鋒之歌》和《歐陽海之歌》等,是和平建設時期的青春頌。《武漢之戀》則是改革開放時代的青春頌。書(shu) 中人物義(yi) 無反顧地投身時代洪流,揮灑青春的激情和力量。田路在大學時隻身漂流長江,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壯舉(ju) ;陳東(dong) 明大學畢業(ye) 時在校園勒石為(wei) 銘,刻下一個(ge) “始”字,誓言從(cong) 腳下開始。正是這種萌動的青春和飛揚的激情,鑄就了他們(men) 無畏的精神和非凡的魄力。

  《武漢之戀》是一部改革開放時代的創業(ye) 史。與(yu) 柳青《創業(ye) 史》的時代背景不同,《武漢之戀》表現的是現代資訊高度發達、科技競爭(zheng) 激烈、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時代,中國有識之士、有誌之士如何奮起直追的故事。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大學生雷華在圖書(shu) 館偶然讀到一本《矽穀之光》,萌生了創業(ye) 想法,兩(liang) 年修完學分,走上自主創業(ye) 之路,成為(wei) 東(dong) 嶺軟件公司總經理,開發了風行一時的一諾手機;陳東(dong) 明從(cong) 一則新聞報道中得知國外拍賣行拍賣中國文物的信息,毅然辭職下海,成立了正和拍賣公司,後又在日本捕捉到當地保險業(ye) 信息,回國成立了民營保險公司。兩(liang) 次大膽嚐試,使他成為(wei) 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作品中的這一代創業(ye) 者,其創業(ye) 選擇固然包含個(ge) 人因素,但更著眼於(yu) 社會(hui) 需求、國家發展戰略和科技發展趨勢,作者在書(shu) 中突出了他們(men) 的創新創業(ye) 對社會(hui) 發展的推動作用。

  《武漢之戀》譜寫(xie) 了一個(ge) 新的當代英雄譜係。書(shu) 中的科技精英、商界巨子,何以英雄?他們(men) 有忠,是忠於(yu) 國家民族,曆史使命,時代召喚;他們(men) 有勇,是勇攀科技高峰,敢闖市場盲區,創造商界傳(chuan) 奇。他們(men) 有理想有信念,但又不像萊蒙托夫筆下的貴族青年那樣,隻滿足於(yu) 一些內(nei) 心的渴望和空洞的幻想,而是腳踏實地,雷厲風行。田路的創業(ye) 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一個(ge) 哲學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毅然放棄畢業(ye) 分配的工作,與(yu) 幾個(ge) 同學創辦公司。為(wei) 了選擇適銷對路的產(chan) 品尿激酶,他們(men) 每天拖著糞車,在大街小巷的公共廁所裏收集尿液。在公司上市、集團業(ye) 務蒸蒸日上時,又離任轉向公益環保事業(ye) 。汶川地震時,他帶領集團的年輕人,奮戰在救災一線。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他們(men) 身上集中了我們(men) 時代的可貴品質——不止息的追求,不停頓地創造,不拒絕任何細小的開始,不放過任何瞬間的機遇。

  《武漢之戀》還是作者獻給近40年中國教育改革的一部教育詩。這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恢複高考以後的大學畢業(ye) 生。中國高等教育的深刻變革,不但影響了他們(men) 的學業(ye) ,也深刻影響了他們(men) 的思想和人格。作品中多次寫(xie) 到陳東(dong) 明、田路等人在校期間發起成立的“跨學科沙龍”活動,就是教育改革在學生身上的一個(ge) 全息投影。沙龍活動中各種思想自由碰撞,各種創造性構想的萌芽,各種人生目標的規劃,包括組織、活動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ang) 等,都為(wei) 他們(men) 走出校園後的創業(ye) 活動奠定了基礎。《教育詩》的作者馬卡連柯說,人類生活中,真正能激發人的創造熱情的,是對“快樂(le) 的未來”的憧憬。這些畢業(ye) 生們(men) 把這份快樂(le) 轉贈給未來,為(wei) 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幅“快樂(le) 的遠景”圖畫。

  (作者:於(yu) 可訓,係武漢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