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保險+期貨”連續七年被提及 農產品期貨有望繼續擴容

發布時間:2022-02-24 14:1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王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優(you) 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七年提及“保險+期貨”,表明了該模式在切實保障農(nong) 戶收益、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得到了國家層麵的高度認可;在這七年中,期貨與(yu) 農(nong) 業(ye) 的關(guan) 聯愈加緊密。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為(wei) 了積極開展“保險+期貨”試點建設,去年期交所不斷擴大試點品種、豐(feng) 富業(ye) 務內(nei) 容,探索出多種助農(nong) 惠農(nong) 的服務模式,並不同程度地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展望2022年,以馬鈴薯為(wei) 代表的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品種將會(hui) 繼續增加,監管層也將為(wei) 更多“保險+期貨”項目獲得中央財政獎補支持打好基礎。

  試點品種逐年增多

  作為(wei) 服務實體(ti) 經濟主要著力點之一,“保險+期貨”是期貨公司和交易所每年重要工作內(nei) 容。記者從(cong) 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最新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145家期貨公司立足精準要求、聚焦專(zhuan) 業(ye) 幫扶,結對幫扶292個(ge) 國家級貧困縣,投入幫扶資金9.69億(yi) 元,為(wei) 脫貧攻堅貢獻了“期貨智慧”和“期貨方案”。

  期貨交易所作為(wei) 在“三農(nong) ”服務中首倡“保險+期貨”的主體(ti) 機構,正逐年加大資金和物力的投入。

  大商所相關(guan) 人士表示,七年來合計投入資金約9億(yi) 元,共開展“保險+期貨”項目600個(ge) ,覆蓋2892萬(wan) 畝(mu) 土地,總現貨量1457萬(wan) 噸,涵蓋玉米、大豆、生豬等9個(ge) 品種和指數,理賠12.76億(yi) 元,160萬(wan) 戶農(nong) 戶受益;去年在“大商所農(nong) 民收入保障計劃”中,投入約2.56億(yi) 元,支持239個(ge) “保險+期貨”項目完成運行,其中全縣覆蓋項目保費自籌比例近70%,推動財政資金參與(yu) “保險+期貨”渠道打通。此外,還在“掛牌督戰”貧困縣專(zhuan) 設31個(ge) “幫扶專(zhuan) 項項目”,支持資金約750萬(wan) 元,繼續在通過產(chan) 業(ye) 幫扶手段綜合施策、多點發力。

  除了提升“保險+期貨”的資金支持,期交所還根據每年期貨品種和產(chan) 業(ye) 實際種植、生產(chan) 運行等情況,逐漸增加試點品種。例如鄭商所在去年增加了花生項目,在新疆地區支持開展棉花、甜菜項目。

  去年初,大商所上市我國首個(ge) 活體(ti) 交割品種——生豬期貨。據統計,全年圍繞生豬期貨開展的“保險+期貨”完成運行124個(ge) 項目,覆蓋全國28個(ge) 省份,預計支持資金逾8000萬(wan) 元,實現理賠1.67億(yi) 元,有力支持了中小養(yang) 殖戶穩收增收。

  此外,大商所還加大幹辣椒等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重大的區域性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品種研發力度,以打通區域經濟微循環;布局溫度指數等涉農(nong) 商品指數及指數衍生品研發,在原溫度指數曆經12年運行基礎上,與(yu) 國家氣象中心聯合編製的新版“大商所溫度指數”即將正式發布。

  繼續貢獻“期貨智慧”

  近日,證監會(hui) 對今年兩(liang) 會(hui) 中的第7957號建議進行答複。證監會(hui) 表示,將繼續指導鄭商所進一步推動馬鈴薯期貨研發上市工作。同時,為(wei) 更多“保險+期貨”項目獲得中央財政獎補支持打好基礎,具體(ti) 包括幾方麵工作:一是支持地方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期權品種研發,提升現有品種運行質量,為(wei) “保險+期貨”項目對衝(chong) 提供便利性高、流動性強的風險對衝(chong) 交易平台;二是加強與(yu) 相關(guan) 部委、政府溝通對接,積極爭(zheng) 取政策、資金支持,推動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範圍,惠及更多農(nong) 戶、產(chan) 業(ye) 和地區;三是探索“訂單+保險+期貨+”延伸服務,鼓勵龍頭企業(ye) 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yu) 試點,把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深度融合到農(nong) 業(ye) 全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中。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基本條件具備的基礎上推出馬鈴薯期貨,有助於(yu) 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高效管理風險、實現套期保值、穩定生產(chan) 經營。

  大商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為(wei) 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民貢獻“期貨智慧”和“期貨力量”,具體(ti) 工作包括幾方麵:一是高質量做好涉農(nong) 產(chan) 品工具供給,推動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上市;繼續加強對乙醇、原木、幹辣椒、茶油等品種研發力度,加快溫度指數等涉農(nong) 指數型合約研究布局。二是持續優(you) 化玉米、生豬等農(nong) 產(chan) 品合約規則,促進功能有效發揮。三是擴大場外市場業(ye) 務涉農(nong) 覆蓋麵,在倉(cang) 單、基差、互換等場外業(ye) 務上引入更多品類、區域和品質的涉農(nong) 品種。四是繼續支持開展以“保險+期貨”為(wei) 主體(ti) 的“農(nong) 民收入保障計劃”,對大豆、生豬等品種和幫扶等項目設立專(zhuan) 項支持。(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