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造車“老勢力”大秀肌肉 新能源車江湖料生變

發布時間:2022-02-24 15:02: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近期,車企紛紛公布了2021年銷量數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全球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靠前的車企中,超80%為(wei) 傳(chuan) 統車企,包含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廣汽集團等。造車新勢力分化較大,特斯拉以93萬(wan) 輛獨占鼇頭,小鵬汽車、蔚來等年銷量不足10萬(wan) 輛。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傳(chuan) 統車企具有製造和供應鏈優(you) 勢,而造車新勢力核心賣點在於(yu) 銷售模式創新與(yu) 智能化,在規模上全麵趕超傳(chuan) 統車企尚需時間和大量投入,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料發生較大變化。

  供應鏈優(you) 勢顯著

  從(cong) 全球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看,除了特斯拉以超93萬(wan) 輛年銷量大幅領先同行,傳(chuan) 統車企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遠超新勢力。

  數據顯示,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傳(chuan) 統車企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達73.3萬(wan) 輛、14.29萬(wan) 輛、13.7萬(wan) 輛;而小鵬汽車、蔚來、理想汽車銷量分別為(wei) 98155輛、91429輛、90491輛。

  汽車行業(ye) 分析師張豔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chuan) 統車企產(chan) 業(ye) 積澱更為(wei) 深厚,並與(yu) 零部件企業(ye) 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guan) 係。同時,燃油車的一些技術及知識也可以遷移過來。

  “造車新勢力在智能化方麵重點發力,但電動車本質上仍然是‘車’。傳(chuan) 統車企手握品牌忠誠度、渠道、產(chan) 業(ye) 鏈等競爭(zheng) 優(you) 勢。”某頭部車企人士張磊(化名)表示,但傳(chuan) 統車企也存在“大象轉身慢”、供應鏈複雜、體(ti) 製上不如造車新勢力靈活等不足。

  相較傳(chuan) 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在營銷層麵更具互聯網基因。“新勢力對消費者需求把握得更加精準,從(cong) 消費者體(ti) 驗角度設計產(chan) 品,同時發力銷售模式創新與(yu) 智能化等核心賣點,但規模上全麵趕超傳(chuan) 統車企尚需時間和大量投入。”張磊稱。

  擴產(chan) 速度加快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近期傳(chuan) 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布局,通過合作、收購等方式進行擴產(chan) ,快速搶占市場。

  大眾(zhong) 汽車、BBA(奔馳、寶馬、奧迪)等大型車企紛紛推出專(zhuan) 屬純電平台生產(chan) 新能源汽車,強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生產(chan) 布局。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於(yu) 2月18日在長春啟動。據了解,該項目是中國一汽與(yu) 德國大眾(zhong) 集團、奧迪公司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奧迪在中國市場首個(ge) 純電動車型生產(chan) 基地。項目應用了先進的PPE平台和數字化、物聯網、環保技術,一期建成後預計年產(chan) 新能源汽車15萬(wan) 輛。

  大眾(zhong) 集團於(yu) 2018年發布MEB模塊化電驅動平台,專(zhuan) 注於(yu) 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chan) 。到2030年,大眾(zhong) 旗下12個(ge) 品牌、近300款車型都將推出純電動版,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基於(yu) MEB平台打造。截至目前,大眾(zhong) MEB平台已發布多款ID係列純電車型。

  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等國產(chan) 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擴張。1月27日,長城汽車正式接收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chan) ,年產(chan) 能10萬(wan) 輛。長城汽車將深化本地產(chan) 業(ye) 鏈布局,聚焦電動化和智能化,計劃3年內(nei) 投放10款全新電動化產(chan) 品。

  1月24日,長安汽車聯營企業(ye)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新能源”)舉(ju) 行B輪融資簽約儀(yi) 式,宣布完成49.77億(yi) 元融資。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長安新能源完成B輪融資後,計劃於(yu) 2025年前後完成公開上市。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安新能源將圍繞“新汽車+新生態”戰略,繼續以“傳(chuan) 統新勢力”模式,整合全球優(you) 質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長安新能源將以“世界一線主流電動車品牌”為(wei) 定位,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70萬(wan) 輛為(wei) 目標,加速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汽車行業(ye) 分析師陳茜表示,傳(chuan) 統車企早期對新能源汽車不夠重視,其純電動汽車大多都是油改電,營銷推廣仍是傳(chuan) 統路線,亮點少。近年來,大眾(zhong) 、本田、BBA等車企陸續推出專(zhuan) 屬純電平台。隨著新車型麵市,傳(chuan) 統車企產(chan) 能規模優(you) 勢將逐步顯現。

  發力中高端市場

  經過近幾年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中低端市場競爭(zheng) 激烈,眾(zhong) 多車企聚焦高端市場,實現品牌向上,包括長城汽車的沙龍、上汽集團的智己、長安汽車的阿維塔、吉利汽車的極氪、東(dong) 風汽車的嵐圖等。

  長城汽車沙龍品牌定位“氫電雙能”,未來將實現全品類氫能源乘用車量產(chan)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cong) 接近長城汽車的內(nei) 部人士處獲悉,公司正在籌備一個(ge) 全新轎車品牌,代號為(wei) “BC”,對標BBA,主打新能源車型。

  2021年8月,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品牌阿維塔,華為(wei) 、寧德時代負責全棧智能汽車解決(jue) 方案與(yu) 電池技術。據了解,阿維塔自建的智能柔性生產(chan) 線位於(yu) 重慶,可實現最高35萬(wan) 輛的年產(chan) 能。2022年第二季度,阿維塔11將正式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阿維塔11將實現首批量產(chan) 及用戶交付。中國一汽提出,“十四五”時期,紅旗新能源智能汽車占比將超40%。

  平安證券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A00級市場趨於(yu) 穩定,2022年增速將放緩。A0級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保持較高增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