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特稿:中國兩會的世界期待

發布時間:2022-03-01 17:3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特稿:中國兩(liang) 會(hui) 的世界期待

  新華社記者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在即。在新冠疫情持續不斷、全球經濟複蘇充滿不確定性、國際格局發生複雜深刻變化的重要時刻,世界對中國兩(liang) 會(hui) 充滿期待。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在世界上獲得廣泛認同。多國專(zhuan) 家學者希望,透過兩(liang) 會(hui) 這個(ge) 重要窗口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政策走向與(yu) 治理之道,借鑒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助力。

  世界關(guan) 注點之一:全過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jia) 值,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jue) 人民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兩(liang) 會(hui) 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觀察中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重要窗口。

  美國巴德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潤年表示,民主必須以人民為(wei) 中心,中國兩(liang) 會(hui) 正是這樣一個(ge) 例證。

  “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為(wei) 世界政治實踐提供了寶貴經驗。”巴基斯坦亞(ya) 洲生態文明與(yu) 發展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沙基爾·拉邁說,中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e) ,他們(men) 之所以能成為(wei) 代表和委員是基於(yu) 優(you) 秀的品德與(yu) 才能,而非財富和地位。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名譽教授托尼·安德烈亞(ya) 尼表示,中國的民主製度相比西方國家具有優(you) 勢,對於(yu) 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西方應該客觀地去了解。他指出,在中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在決(jue) 策之前和決(jue) 策執行過程中都會(hui) 進行廣泛協商。西方政治學者往往忽視了協商民主在中國的重要性。

  “任何一種民主,隻要能用智慧和實踐而非強權來解決(jue) 實際問題,就是最好的民主之一。”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蘇拉西·塔納唐指出,每個(ge) 國家都應該發展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

  世界關(guan) 注點之二:疫情防控與(yu) 國際合作

  2021年以來,德爾塔、奧密克戎等不斷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肆虐全球,許多國家新冠疫情不斷反複。麵對疫情防控的巨大壓力,中國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中國在“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指導下,在加強疫情防控與(yu) 國際合作方麵會(hui) 傳(chuan) 遞哪些新信息。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疫情防控非常成功。”日本經濟學者和中清認為(wei) ,正是因為(wei) 中國采取了符合國情的嚴(yan) 格防疫措施,才成功防止疫情快速擴散。這對中國自身以及整個(ge) 世界都至關(guan) 重要。

  在這場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民戰爭(zheng) ”中,中國堅持科學施策,不斷完善自身公共衛生體(ti) 係,不僅(jin) 護佑了本國人民生命安全,更以“天下一家”的情懷,切實履行將新冠疫苗作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的莊嚴(yan) 承諾,為(wei) 消除“免疫鴻溝”、助力全球抗疫、共築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ti) 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國通過多種方式協助多國抗疫,為(wei) 全球控製疫情和推動經濟複蘇作出了貢獻,展現出大國擔當。”印度尼西亞(ya) 亞(ya) 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東(dong) 盟南洋基金會(hui) 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認為(wei) ,中國與(yu) 一些發展中國家聯合研發並合作生產(chan) 疫苗,向這些國家轉移疫苗生產(chan) 技術,增強了這些國家的抗疫能力。

  肯尼亞(ya) 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表示,疫情防控仍是當下許多國家麵臨(lin) 的棘手挑戰,中國今年將如何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引人關(guan) 注。

  世界關(guan) 注點之三:經濟發展與(yu) 對外開放

  麵對當前人類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中國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繼2020年率先複蘇成功實現正增長之後,中國經濟2021年增速達到8.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5%左右。事實證明,中國已成為(wei) 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可靠火車頭”之一。

  “中國的發展不是為(wei) 了滿足少數寡頭的利益,而是通過正確方式實現收入合理均衡分配,造福每一位公民。”白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分析員阿列克謝·阿夫多寧認為(wei) ,中國兩(liang) 會(hui) 作出的決(jue) 策和釋放的信號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新成就。

  在希臘國際關(guan) 係學者佩拉吉婭·卡帕西奧塔基看來,中國在全球經濟複蘇中發揮了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中國是國際體(ti) 係和世界經濟的一大重要支柱,在即將舉(ju) 行的中國兩(liang) 會(hui) 上作出的決(jue) 定將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世界未來發展。”

  去年以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wei) 全球各類企業(ye) 進入中國市場、享受中國發展紅利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台。消博會(hui) 、服貿會(hui) 、廣交會(hui) 、進博會(hui) 等一係列國際盛會(hui) 如期舉(ju) 行,向世界傳(chuan) 遞出新時代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的堅定信號。許多國家希望,在與(yu) 中國共享發展紅利的同時,也能分享有關(guan) 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智慧。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政策,讓包括俄羅斯在內(nei) 的許多國家商品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hui)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ya) 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對今年兩(liang) 會(hui) 的經濟議題十分關(guan) 注。他指出,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吸引更多國際夥(huo) 伴。

  世界關(guan) 注點之四:綠色轉型與(yu) 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wei) 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中國如何持續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也是國際社會(hui) 關(guan) 心的話題。

  麵對目前工業(ye) 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能源需求繼續增長的現實,中國從(cong) 客觀實際出發,努力探索符合本國發展實際並得到最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持的綠色轉型之路,力求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持續關(guan) 注近年來中國發展的巴西中國企業(ye) 家委員會(hui) 協調員圖利奧·卡列洛表示,在清潔能源方麵,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板等產(chan) 業(ye) 發展迅猛,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努力。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dong) 研究所中國社會(hui) 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葉蓮娜·科拉尼娜說,中國積極推進旨在優(you) 化經濟結構、實現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擴大節能產(chan) 業(ye)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等。中國推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這是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關(guan) 鍵。

  巴基斯坦亞(ya) 洲生態文明與(yu) 發展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拉邁認為(wei) ,中國正在邁出綠色轉型的堅實步伐,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製定的相關(guan) 政策將對世界產(chan) 生積極影響。(執筆記者:於(yu) 榮;參與(yu) 記者:郭爽、於(yu) 帥帥、劉亞(ya) 南、張墨成、郭丹、李曉渝、王亞(ya) 光、郭鑫惠、餘(yu) 謙梁、鄭世波、蔣超、王歡、白林、劉暢、詹姆斯·阿桑德、吳丹妮、趙焱、陳威華、王朝、黃河、澤連科夫、魯金博、唐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