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炮火聲中許下二十八歲的生日願望

發布時間:2022-03-02 10:5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妮可在爆炸聲中,度過了自己的28歲生日。

  她住在烏(wu) 克蘭(lan) 首都基輔市中心一棟住宅的六樓。當初,她特意挑選了這個(ge) 客廳、臥室有一大片落地窗,廚房是半開放式設計的房子。可如今,因為(wei) 這個(ge) 透明的、敞開的設計,聽到爆炸聲時,她不得不躲到浴室裏,畢竟,她離最近的戰場,隻有五六公裏。

  她是我們(men) 連線的8位在烏(wu) 克蘭(lan) 的華人之一。他們(men) 之中有留學生,也有中資企業(ye) 的員工。這些華人有的在地下室裏擠了一天,聲音啞了;有的提起這幾天受到的幫助,邊說邊哭。也有人突然間就看到坦克開到了家門口,還記得坦克路過家門時,地板在震動。

  這些人的故事並不能拚湊出當下烏(wu) 克蘭(lan) 的全貌。他們(men) 的共同點是,平靜的生活突然失序、混亂(luan) 。許多人在超市采購了大量物資,待在家裏,聽著炮彈爆炸的聲音入睡。唯一的盼頭是,許多人在大使館登記了撤僑(qiao) 的信息,等待回國,與(yu) 家人團聚。

  戰爭(zheng) 剛開始的時候,炮彈一響,妮可本能地想躲,但過了幾天,身體(ti) 疲勞到了極點,有時聽到炮彈聲都起不來床。爆炸聲越來越密集,妮可從(cong) 聲音判斷,炮彈離她越來越近。

  她2020年來烏(wu) 克蘭(lan) ,是一家中資企業(ye) 的市場主管。在戰爭(zheng) 開始以前,她對這個(ge) 國家沒有太深的感情。她被企業(ye) 外派來烏(wu) 工作,語言不通。但隨著局勢緊張,她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慢慢地與(yu) 當地人建立了信任與(yu) 情感。

  她和鄰居分享物資,以及最重要的避難信息,哪怕彼此的語言不太通暢。房東(dong) 告訴她,不用交房租了,哪天要走,把門帶上就好。

  聽說她獨居,一個(ge) 烏(wu) 克蘭(lan) 朋友主動過來陪伴她,兩(liang) 個(ge) 人互相作伴。這個(ge) 朋友的母親(qin) 說,“我就是妮可在烏(wu) 克蘭(lan) 的媽媽,因為(wei) 她在這裏沒有親(qin) 人。”她甚至提議讓妮可去他們(men) 的家鄉(xiang) 。朋友允諾,會(hui) 陪伴妮可,直到中國撤僑(qiao) 的飛機抵達烏(wu) 克蘭(lan) 。到那天,他會(hui) 親(qin) 自送妮可到機場,然後繼續留守烏(wu) 克蘭(lan) 。

  但是,包括妮可在內(nei) 的許多華人回憶,從(cong) 25日開始,基輔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

  在基輔國立大學讀研究生的周誌偉(wei) (化名)看到,24日那天,許多烏(wu) 克蘭(lan) 人拿著行李箱在大街上走,準備離開基輔。有人要去其他城市、農(nong) 村,還有人準備西撤,去波蘭(lan) 。

  西撤的道路擁擠,常常塞車。妮可看到,離開的人都是女人和孩子。烏(wu) 克蘭(lan) 總統24日下令全國軍(jun) 事總動員,據外媒報道,18至60歲的烏(wu) 克蘭(lan) 男人已被禁止出境。一些烏(wu) 克蘭(lan) 人會(hui) 把汽車的空座留給有需要的陌生人,一起同行西撤。

  她接觸的許多烏(wu) 克蘭(lan) 朋友,領取了槍支。她的一個(ge) 客戶,年輕時服過兵役,後來在基輔當銷售經理。戰事開始後,他沒有選擇離開基輔回家鄉(xiang) ,而是重回戰場。這位客戶有個(ge) 20歲出頭的女兒(er) ,正在學醫,也申請上前線。

  周誌偉(wei) 這幾天的睡眠很少,經常有空襲警報,他準備隨時去更安全的地方。

  許多烏(wu) 克蘭(lan) 人躲在防空洞裏,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有些華人擔心,防空洞人太多,容易有衝(chong) 突,更願意待在家裏。一個(ge) 基輔國立大學的留學生,和4個(ge) 中國朋友、2個(ge) 烏(wu) 克蘭(lan) 人、1個(ge) 俄羅斯人躲在郊區別墅的地下室裏,躲避空襲。

  相比在基輔的留學生,一些在烏(wu) 克蘭(lan) 邊境生活的華人感覺更加無助。一位生活在喀爾巴阡州的華人說,如今,前往基輔的鐵路、道路中斷,如果通過包機的方式撤僑(qiao) ,飛機停在基輔或其他大城市,許多生活在農(nong) 村、邊境的華人也無法自行去機場。許多家庭沒有車輛,家中還有老人、病人。

  他們(men) 都在等待能夠回國的那一天。

  許多華人都說,雖然超市、取款機、加油站的人變多了,但是依然能正常采買(mai) 到物資。讓一些人陷入尷尬境遇的,是國內(nei) 個(ge) 別網友的不當評論。它們(men) 被翻譯成當地語言後,在烏(wu) 克蘭(lan) 傳(chuan) 播,引起一些烏(wu) 克蘭(lan) 人的反感。有華人在街上被烏(wu) 克蘭(lan) 人推搡,也有華人被烏(wu) 克蘭(lan) 人詢問,為(wei) 什麽(me) 中國網友會(hui) 那麽(me) 說?

  一個(ge) 在烏(wu) 克蘭(lan) 格裏埃爾基輔音樂(le) 學院上學的留學生譚安(化名),被網絡上假消息消耗了大量精力。他在國內(nei) 的父親(qin) ,從(cong) 短視頻平台上看到,已經有人通過中國大使館包機從(cong) 烏(wu) 克蘭(lan) 飛回國,於(yu) 是在烏(wu) 克蘭(lan) 時間深夜兩(liang) 點給譚安打電話,說可以回家了。後來才知道,那是謠言。

  對這些在烏(wu) 華人來說,如今每一個(ge) 電話、每一條信息都非常珍貴。

  妮可成了一名國內(nei) 媒體(ti) 的特派通訊員,每天出門一兩(liang) 個(ge) 小時,記錄烏(wu) 克蘭(lan) 的新情況。她迫切地想把最真實的信息傳(chuan) 達出去,不希望網絡上充斥著誇大的、虛假的信息。

  中國駐烏(wu) 大使館消息稱,基輔當地時間28日17時,第一批留學生從(cong) 基輔大學紅樓出發,前往摩爾多瓦。中國駐烏(wu) 克蘭(lan) 使(領)館協調當地警方提供安全護衛。同時,使館還發布通知稱,在烏(wu) 中國公民可乘烏(wu) 克蘭(lan) 專(zhuan) 列撤往西部鄰國。

  28日,俄烏(wu) 會(hui) 談開始,烏(wu) 克蘭(lan) 境內(nei) 暫時停戰,妮可和公司的同事們(men) 決(jue) 定緊急撤離。趕到基輔火車站後,妮可發現火車站人滿為(wei) 患,每一列火車都已經滿員了。這天晚上,他們(men) 決(jue) 定留在火車站,“看到哪輛就上哪輛”,先到達波蘭(lan) 邊境附近的城市,再從(cong) 那裏想辦法回家。

  在此之前,妮可已經在爆炸聲中度過了她的28歲生日。在剛剛過去的這個(ge) 2月,她先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確診了新冠肺炎,在家裏熬了兩(liang) 周,好不容易痊愈,又出現了後遺症:由於(yu) 免疫係統遭到破壞,她的視力明顯衰退,長久未愈的皮膚病又複發了,打了兩(liang) 針才安定下來。再後來,她就遇上了這場戰爭(zheng) 。生日那天,妮可在朋友圈發布她的生日願望:世界和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晞 實習(xi) 生 賈靜晗 胡紫純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