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營收款碼”新規昨實施 專家預計不會出現大量轉碼
本報記者 李冰
3月1日,新設“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引起業(ye) 內(nei) 普遍關(guan) 注。
《中國人民銀行關(guan) 於(yu) 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guan) 業(ye) 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下稱:“259號文”)於(yu) 3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2月22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hui) 為(wei) 落實259號文發布的《關(guan) 於(yu) 優(you) 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下稱:《公告》),個(ge) 人收款碼在“服務不減、體(ti) 驗不變,賦碼過程免費”基礎上,新設“個(ge) 人經營收款碼”。
新規落地第一天,《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小商戶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商戶對於(yu) 新增“個(ge) 人經營收款碼”轉碼相關(guan) 事宜,仍處觀望狀態。
“個(ge) 人經營收款碼”細節待定
根據上述規定,個(ge) 人收款碼與(yu) 新規落地前在使用和服務上並無變化,但新設的“個(ge) 人經營收款碼”仍有一些細節問題待解。
事實上,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可以簡單理解為(wei) 個(ge) 人收款碼的升級版。從(cong) 公告來看,是為(wei) 了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加精準和便捷的支付服務,所以新設“個(ge) 人經營收款碼”。但個(ge) 人收款碼如何變更升級為(wei) 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哪一類商戶需要轉碼等問題,從(cong) 微信、支付寶官方給出的回應來看,是實施邀請製且自願原則。
微信支付對《證券日報》回應稱,將結合用戶收款情況,陸續通過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發出邀請,在用戶自願情況下提供個(ge) 人經營收款碼;支付寶也對《證券日報》回應稱,將結合用戶的收款特征,對用戶發出個(ge) 人收款碼升級邀請,在尊重用戶選擇的前提下,提供個(ge) 人收款碼升級服務。
需指出的是,對於(yu) 用戶收款情況及用戶收款特征的具體(ti) 標準,雙方並未給予進一步說明。
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相關(guan) 細則大概率會(hui) 經過廣泛調研之後製定,並在確保“流動攤販”“地攤經濟”不受太大影響的前提下,或通過收款額度、交易筆數等維度進行劃分。
從(cong) 《證券日報》記者隨機問詢的一些小商販情況來看,大多數商戶還未收到該邀請。一位地攤主劉先生(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受到邀請升級個(ge) 人經營收款碼,目前還在使用個(ge) 人收款碼,使用上與(yu) 此前沒什麽(me) 不同。”
在記者采訪中,也有些小商戶關(guan) 心,轉為(wei) 個(ge) 人經營收款碼是否需要營業(ye) 執照等問題,但目前從(cong) 已經對外公布的規定來看,並未給予詳細的說明。
博通谘詢金融行業(ye) 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wei) ,個(ge) 人經營收款碼是協會(hui) 根據市場具體(ti) 需求新增加的一個(ge) 掃碼支付產(chan) 品,主要麵對的群體(ti) 是有掃碼經營需求的個(ge) 人用戶,具體(ti) 轉碼細則還需待機構方明確完善規則。王蓬博表示,“擁有個(ge) 人經營碼的個(ge) 人預計等同於(yu) 商戶管理,同時也可以使用信用卡收費,並享受財務分析等相應增值服務。”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表示,目前看,259號文主要是針對整個(ge) 行業(ye) 而製定的,《公告》內(nei) 容相關(guan) 細則還需要各支付機構具體(ti) 製定,對於(yu) 商戶的具體(ti) 影響如何將取決(jue) 於(yu) 各支付機構,從(cong) 支付機構角度說,則需要兼顧監管合規要求及用戶支付體(ti) 驗,同時也要在商業(ye) 利益與(yu) 扶持小微企業(ye) 之間作出平衡。
短期內(nei) 不會(hui) 出現大量轉碼現象
流動賣菜攤販主陳女士說,“之前聽說(個(ge) 人收款碼)不讓用,後來又說可以用了,目前使用沒有影響。”當記者問詢是否會(hui) 轉碼時,她表示,“能繼續用就不會(hui) 換,如果接到邀請換碼通知就先觀望,大家換我也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升級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均給予了額外權益。例如,支付寶方麵表示升級後將享有“收款碼敢收敢賠”的保障額度提升;微信支付的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則將享受經營賬本、經營分析等權益和服務等。
記者在另一位經營攤主張女士的微信個(ge) 人收款碼端看到,有補充經營信息,將開啟更多服務的標識,並提示商家信息補充完整後,不產(chan) 生任何費用,並可開啟多項商家專(zhuan) 屬功能。商家專(zhuan) 屬功能包括獲得商家名片、開啟顧客留言、設置朋友會(hui) 員、發布商家動態等8項權益。
王蓬博預測,“短時間內(nei) ,不會(hui) 出現大量個(ge) 人用戶需要轉碼的現象,也不會(hui) 帶動市場整體(ti) 收費空間提升,更不存在對聚合支付服務商的利好說法,目前聚合支付市場本身服務就同質化嚴(yan) 重,競爭(zheng) 十分激烈,因而影響或有限。”
蘇筱芮對上述說法表示認同,她認為(wei) ,新規實施初期預計大部分收款碼使用者將處於(yu) 觀望狀態,建議轉碼按照自身所需。不要給一些打著“個(ge) 人收款碼升級”“更換碼牌”等旗號的不法分子進行詐騙的機會(hui) 。
從(cong) 消費者角度來看,零壹研究院院長於(yu) 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坦陳,259號文出台,主要是央行基於(yu) 風險考量,以避免因個(ge) 人收款條碼產(chan) 生的一些風險隱患,比如借此洗錢,混淆經營性交易等,通知對個(ge) 人收款碼在經營中的使用作了進一步規範。對於(yu) 個(ge) 人消費者的付款行為(wei) 沒有影響。(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