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使用機器人輔助冠心病介入手術完成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3月2日電 (陶拴科)“這次手術使用機器人介入完成,手術很順利,沒有疼痛感,大概40分鍾就完成了,回到病房在病區走了一會(hui) ,就休息了,今天正在辦理出院手續。”來自新疆和田的患者木塔裏甫·買(mai) 提尼亞(ya) 孜2日說道。1日,他在烏(wu) 魯木齊接受了手術治療。
今年52歲的木塔裏甫·買(mai) 提尼亞(ya) 孜一年前出現間斷性胸疼,最近一段時間胸悶、心慌症狀加重,2月28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自治區人民醫院)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後,左冠狀動脈的前降支中段局限性狹窄,回旋支至遠端長病變,狹窄程度較大,根據患者的冠脈造影結果,醫生建議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因為(wei) 介入治療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可以明顯降低病人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率,患者與(yu) 家人當時同意手術。
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楊毅寧和該醫院心血管內(nei) 科主任醫師李國慶運用機器人這一先進技術為(wei) 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植入支架1枚,術後恢複TIMI3級。楊毅寧說:“這一技術開創了西北省區首例運用機器人為(wei) 冠心病患者行介入診療,也預示著心血管介入領域迎來了更智能、更精準的新階段。”
李國慶說,由機器人輔助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這是在該領域新疆完成的首例手術。在手術過程中,血管介入機器人通過精準的操縱導絲(si) 的前進和後退,以及對導絲(si) 旋轉角度更精確地進行操控,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與(yu) 效率。
據患者主治醫生程慧介紹,在手術過程中,通過機器人中的導絲(si) 鎖定係統,大大降低了無法進入病灶的可能性。此外,術者可以僅(jin) 用一隻手進行導絲(si) 、球囊或支架導管的遞送,另一隻手進行造影劑的注射,亞(ya) 毫米級別的遞進速度能幫助術者精準定位病灶,提高了手術的精確度,有效減少了術後並發症的風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