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經濟觀察:2億人靈活就業,如何獲得安全感?

發布時間:2022-03-03 09: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2億(yi) 人靈活就業(ye) ,如何獲得安全感?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已有2億(yi) 人選擇靈活就業(ye) ,但對於(yu) 靈活就業(ye) ,人們(men) 仍有諸多疑慮:人們(men) 為(wei) 何選擇靈活就業(ye) ?它是否在跟製造業(ye) 爭(zheng) 奪勞動力?靈活就業(ye) 人員的權益如何保障?近日,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回答上述問題。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ye) 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yi) 人左右。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yu) 就業(ye) 指導中心數據統計,2020年和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的靈活就業(ye) 率均超過16%。

  “靈活就業(ye) ”英文是“flexible employment”,陸銘認為(wei) ,翻譯為(wei) “柔性就業(ye) ”或“彈性就業(ye) ”更加合適,“這種就業(ye) 形態其實早已有之,目前社會(hui) 上關(guan) 心的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ye) ,是一種以新技術、新平台等‘新形式’表現的‘老現象’,在企業(ye) 和用戶需求零散分割的背景下,這些新形式能讓就業(ye) 的時間和空間更加靈活,用工供需匹配更加精準”。

  陸銘此前帶領學生做了一項“騎手職業(ye) 與(yu) 城市發展”調研,在騎手滿意當前職業(ye) 的因素中,首要的是“多勞多得”的公平感,不少騎手的收入超過了工廠工人和城市白領;其次是喜歡靈活的工作體(ti) 驗,騎手可自由分配一天的時間,兼顧跑單、休息、照顧家人、培訓學習(xi) 等。

  除了滿足勞動者多樣化的需求,靈活用工對生產(chan) 淡旺季明顯的製造業(ye) 而言,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ou) 勢。

  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等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shu) 顯示,2021年中國有61.14%的企業(ye) 在使用靈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業(ye) 傾(qing) 向於(yu) 擴大靈活用工規模。在深圳和昆山等製造業(ye) 重鎮,不少工人在生產(chan) 淡季從(cong) 事外賣騎手或者其他服務性崗位,到了生產(chan) 旺季,又流回工廠,形成了“候鳥騎手”等現象。

  有觀點認為(wei) ,年輕人更喜歡從(cong) 事騎手、司機等工作,使製造業(ye) 勞動力不足。對此,陸銘認為(wei) ,服務業(ye) 的發展與(yu) 製造業(ye) 勞動力缺口之間不存在必然聯係,關(guan) 鍵是當技術發展同時作用於(yu) 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時,造成了兩(liang) 種不同結果。

  “對製造業(ye) 而言,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快了技術對簡單重複勞動的替代,導致部分勞動力從(cong) 製造業(ye) 流出。而對服務業(ye) ,數字技術反而提高了從(cong) 業(ye) 者的勞動生產(chan) 率,比如網約車平台的派單調度係統可以讓司機接到更多訂單,這就提高了網約車行業(ye) 對勞動力的吸引力。”他表示,不應簡單認為(wei) 兩(liang) 種行業(ye) 之間存在用工競爭(zheng) ,更不應提倡“消滅”服務業(ye) 去反哺製造業(ye) 。

  陸銘認為(wei) ,靈活就業(ye) 可能會(hui) 成為(wei) 一種長期趨勢,但不會(hui) 因此完全替代傳(chuan) 統就業(ye) ,而是會(hui) 促進就業(ye) 市場的多樣性。“不會(hui) 所有勞動者都傾(qing) 向於(yu) 傳(chuan) 統就業(ye) 或者靈活就業(ye) ,應當給不同工作偏好的勞動者自由選擇工作的機會(hui) 。”

  但靈活就業(ye) 目前尚處於(yu) 發展初期,業(ye) 內(nei) 人士也注意到,其在勞動報酬、社會(hui) 保障、勞動安全等方麵,都還不像傳(chuan) 統用工市場那麽(me) 完善。因此,平台和靈活就業(ye) 人員的關(guan) 係,尤其在社會(hui) 保障方麵如何安排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目前中國已出台關(guan) 於(yu) 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幹意見等文件,其中涉及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相關(guan) 政策措施。據了解,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針對靈活就業(ye) 人員的工傷(shang) 社保問題,正在製定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辦法,擬開展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