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嚴防外來物種入侵 用科技織牢國家生物安全防護網

發布時間:2022-03-04 10:52:00來源: 科技日報

  嚴(yan) 防外來物種入侵

  用科技織牢國家生物安全防護網

  王書(shu) 平 湯奇婷 本報記者 陳 瑜

  海關(guan) 動植物檢疫工作是守護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和屏障。據海關(guan) 總署最新數據,2021年海關(guan) 組織開展“國門綠盾”專(zhuan) 項行動,在寄遞、旅客攜帶物渠道截獲外來物種等活體(ti) 動植物8473批次,同比增長98.43%。

  今年3月3日是第九個(ge)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近日,由上海海關(guan) 動植物與(yu) 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牽頭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這是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針對國門生物安全設立的首個(ge) 重大項目。

  “借助科技手段,國門生物安全的防護網越織越牢。”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海關(guan) 關(guan) 長高融昆3月2日表示。

  加強精準防控

  完善的國門生物安全監測體(ti) 係,是做好口岸外來有害生物防控預警工作的重要抓手。

  “上海海關(guan) 科學設置各類監測點,持續加強對檢疫性實蠅、亞(ya) 洲型舞毒蛾、紅火蟻、林木害蟲、外來雜草等的重點監測,2021年共監測發現各類昆蟲、雜草等百餘(yu) 種。”高融昆告訴記者,去年上海海關(guan) 持續加大對非貿渠道外來生物的風險防控力度,密切關(guan) 注快件、郵件、跨境電商等寄遞渠道,特別是加大對寄遞渠道中種子苗木等非法進境的風險分析,形成高風險庫,不斷優(you) 化風險布控規則,多次截獲龍爪球屬龍爪玉株、蓋罩大蝸牛等外來生物,切實築牢口岸生物安全屏障。

  廣州白雲(yun) 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為(wei) 進一步完善國門生物安全保障體(ti) 係,廣州白雲(yun) 機場海關(guan) 在空港口岸持續加強實蠅監測工作,利用大數據分析,結合目標實蠅生物學特性及口岸氣候環境條件,科學確定監測地點及監測時間,定期檢查和維護誘捕器,確保誘捕器正常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實驗室設立在口岸的有利條件,實現對實蠅標本的快速精準鑒定,捋順口岸實蠅監測工作鏈條,進一步摸清口岸檢疫性實蠅的分布和危害情況,為(wei) 製定檢疫防治措施提供參考。

  查驗手段不斷豐(feng) 富

  有效防止生物入侵,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入侵生物是什麽(me) 。入侵生物種類多樣、形態各異,既有肉眼可見的大型甲蟲、雜草,也有高倍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真菌、細菌和線蟲。因此,檢測鑒定顯得尤為(wei) 重要。此次獲批的項目名為(wei) “外來病蟲害高效檢測關(guan) 鍵技術與(yu) 裝備研發”,由全國5個(ge) 海關(guan) 技術保障中心、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農(nong) 科院植保所和中國農(nong) 科院農(nong) 業(ye) 基因組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組成,綜合運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xi) 、基因組學、5G、物聯網和大數據應用等交叉學科優(you) 勢,研發有害生物和外來入侵物種的智能篩查裝備,開發應用口岸實驗室高效精準快速檢測和監測預警技術,建立重大檢疫性病蟲害存活狀態鑒別、溯源平台等,以實現“檢得出、檢得準、檢得快、成本低”為(wei) 目標。

  對於(yu) 大部分入侵物種,國內(nei) 沒有現成的鑒定方法和資料,需要查閱大量的外文文獻。蘇州海關(guan) 綜合技術中心陳雲(yun) 芳博士說,大量的高精尖設備,可有效提高物種鑒定的速度和準確度,比如像掃描電鏡可將1毫米大小的線蟲的唇區放大30000倍。

  加大科普宣傳(chuan)

  “今年3月3日是第幾個(ge)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被稱為(wei) ‘貝王’的硨磲,可以郵寄入境嗎?”

  “你能說出3種瀕危動物或植物嗎?”

  3月2日,南京海關(guan) 所屬金陵海關(guan) 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和南京紅山動物園,舉(ju) 辦了主題為(wei) “關(guan) 注旗艦物種保護 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公益宣傳(chuan) 活動。

  近年來,海關(guan) 通過開放科普基地,組織科普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展網上有獎問答等形式,積極宣傳(chuan) 國門生物安全和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相關(guan) 知識,不斷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線,為(wei) 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