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吳德委員:城市周邊最好的耕地應用於都市農業和生態共同體
【解說】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吳德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種子及耕地保護是中國由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轉變過程中最核心的兩(liang) 大關(guan) 鍵點。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 吳德
希望要保護像耕地紅線一樣保護我們(men) 的這個(ge) 土地數量(種子生產(chan) 基地),還有我們(men) 的養(yang) 殖業(ye) 的(種業(ye) 基地的)土地的審批,隻要它是國家審定的那些品種,就要進行規範性的基地的保護。
【解說】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在農(nong) 業(ye) 領域深耕三十載的吳德擬從(cong) 農(nong) 業(ye) 和教育兩(liang) 方麵,重點圍繞“種業(ye) 關(guan) 鍵技術研發”“種業(ye) 基地建設”進行建言。為(wei) 了深入了解從(cong) 業(ye) 者心中最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在準備《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種業(ye) 關(guan) 鍵技術研發政策支持體(ti) 係建議》的提案之前,吳德對全國130多名種業(ye) 科技人員以及60家左右的作物種業(ye) 及養(yang) 殖企業(ye) 進行問卷調查。
在吳德看來,都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外建設與(yu) 擴張。與(yu) 此同時,許多種業(ye) 基地被擠占,優(you) 質土地多被經濟價(jia) 值更高的經濟作物、苗木等占據,導致製種、育種難。如何實現城市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農(nong) 業(ye) 文化等共生,是現代都市應該充分考量的一件事情。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 吳德
我們(men) 現在就是說(越)靠近城市,它可能就把耕地變公園,是不是啊,然後有些變成園區,就是耕地變園區、耕地變公園、耕地變房產(chan) ,那麽(me) 這個(ge) 就會(hui) 影響我們(men) 耕地數量的減少。所以這時候我們(men) 就需要就是把這個(ge) 城市周邊不太好的土地用於(yu) 房屋建設,把最好的耕地用於(yu) 都市農(nong) 業(ye) 和生態共同體(ti) 來進行建設。當時我就說在都市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當中,房屋建設的數量與(yu) 微型生態(係統建設數量),(比如)濕地公園的建設的數量(相)匹配度要有一個(ge) 標準。
【解說】基於(yu) 此,吳德表示,在都市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當中,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係包括房屋建設、微型生態建設的數量與(yu) 都市農(nong) 業(ye) 的匹配度都亟須一個(ge) 基本標準。吳德認為(wei) ,今後可積極探索在海外適宜地區建立製種基地,並建議國家在一定範圍內(nei) 給予育種製種基地財政補貼,穩定基地規模。
作為(wei) 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吳德認為(wei) ,自己今後還應在三農(nong) 工作上,特別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當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人才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要素。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 吳德
所以我們(men) 要培養(yang) 更多的人才,真正要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當中去發揮人才短缺的問題,所以我們(me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首先是人才振興(xing) ,五大振興(xing) 當中人才是第一要素。所以我們(men) 作為(wei) 大學,(要)培養(yang) 更多的社會(hui) 需求和對企業(ye) 需求和地方需求的人才。
記者 何浠 成都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