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兩會好聲音

發布時間:2022-03-07 11:02:00來源: 人民日報

  兩(liang) 會(hui) 好聲音

  近年來,不少學校加強美育和體(ti) 育取得一些成績,但仍有很多不足,比如區域發展不平衡、很多地方師資力量缺乏等。應統籌社會(hui) 資源、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ang) 和體(ti) 能水平。可以統籌社會(hui) 資源,聘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體(ti) 育健兒(er) 進校園,對學生進行專(zhuan) 業(ye) 輔導和啟蒙教育。大力支持大學生藝術、體(ti) 育專(zhuan) 業(ye) 教師支教計劃,彌補偏遠地區學校美育、體(ti) 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短板。

  ——吳為(wei) 山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

  政府工作報告對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不少舉(ju) 措都是突破性創造性的。近年來,四川立足建設內(nei) 陸開放戰略高地,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wei) 頭號工程推進,有力提升本地開放型經濟水平。下一步,我們(men) 要高質量實施自貿協定,發揮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台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製度型開放不斷取得突破,更加積極參與(yu) 國際合作競爭(zheng) 。

  ——曾卿代表(四川省商務廳廳長)

  近年來,我國兒(er) 科診療整體(ti) 水平明顯提升,但基層兒(er) 科診療力量還相對薄弱。建議通過開展社區、鄉(xiang) 村醫生兒(er) 科常見疾病診療培訓等方式,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完善分級診療製度,推動形成更加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發展在線醫療,建立區域專(zhuan) 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體(ti) 係,實現會(hui) 診、掛號等醫療服務網絡化,從(cong) 而更好滿足基層兒(er) 童醫療衛生需求。

  ——李秋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er) 童醫院院長)

  我國信息無障礙體(ti) 係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建議加快推進信息無障礙立法工作,對擴大信息無障礙產(chan) 品供給和服務水平等作出明確的、可操作性強的規定,助推信息無障礙標準體(ti) 係的完善與(yu) 落地。同時,在保留老年人、殘疾人熟悉的傳(chuan) 統服務方式的基礎上,加快推動對老年人、殘疾人常用APP和終端的無障礙改造。

  ——鄭傑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董事長)

  近年來,不少香港高校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內(nei) 地一側(ce) 辦學,但鮮有內(nei) 地高校在港開設校區。建議更全麵地推進內(nei) 地與(yu) 香港雙向設校,吸引內(nei) 地知名高校落地香港,推動學術標準、課程設置、成果發表等全方位的交融互鑒。不僅(jin) 能夠鞏固香港作為(wei) 國際教育重鎮的地位,也能幫助香港年輕一代增進認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黃蘭(lan) 茜委員(香港僑(qiao) 福建設集團主席)

  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出發,著力提高農(nong) 村基層人才待遇,加強技能培訓,吸引人才回流。同時加大對村級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力度,通過發展村級產(chan) 業(ye) 、打牢產(chan) 業(ye) 基礎,吸引更多人才回村留村。對於(yu) 落後偏遠地區,更要通過提高福利待遇,激勵各類人才在農(nong) 村廣闊天地盡己所能,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澎湃動能。

  ——餘(yu) 留芬委員(貴州盤州市淤泥鄉(xiang) 岩博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再生稻畝(mu) 產(chan) 提高,在一些地方發展較快,成為(wei) 增加優(you) 質糧食供給、助力農(nong) 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的特色產(chan) 業(ye) 。建議加大再生稻品種選育攻關(guan) ,研發抗機械碾壓力強、適宜機收的再生稻專(zhuan) 用品種;強化再生稻農(nong) 業(ye) 機械研發與(yu) 栽培技術示範;大力改善農(nong) 田灌溉條件,確保再生稻萌芽期得到及時有效灌溉;調整優(you) 化再生稻產(chan) 業(ye) 發展支持政策。

  ——蒲彬彬代表(重慶開州區委書(shu) 記)

  要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十年磨一劍的毅力,還要有勇攀高峰的闖勁。我所從(cong) 事的是高精度半導體(ti) 壓力傳(chuan) 感器芯片的研發製造,事關(guan) 很多重大技術裝備和工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我們(men) 會(hui) 繼續腳踏實地、持續奮鬥,努力實現重點突破,走出一條自立自強的創新發展之路。

  ——向曉波代表(重慶四聯傳(chuan) 感器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株洲市是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中堅力量,已成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知識產(chan) 權工作示範城市”,科技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到65%。株洲將圍繞建設中部地區重要創新策源地的目標,深入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推動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曹慧泉代表(湖南株洲市委書(shu) 記)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全球經濟衰退的新形勢下,亟須以法治手段為(wei) 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保駕護航。建議推進製定“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完善地方立法和配套細則,形成法律、法規、規章等協調配合的法律體(ti) 係,加快構建分領域、分類別的自貿區專(zhuan) 項法律法規。搭建起自貿區法律服務“生態圈”,以專(zhuan) 業(ye) 知識、專(zhuan) 業(ye) 人才、專(zhuan) 業(ye) 機構,共同為(wei) 自貿區中外市場主體(ti) 提供豐(feng) 富、便捷的法律服務。

  ——鞏富文委員(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hui) 力量幫扶”“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一攬子重大舉(ju) 措,為(wei) 我們(men) 破解西藏發展問題送來了金鑰匙。我們(men) 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生態旅遊、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深入開展扶貧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促進脫貧人口增收、鄉(xiang) 村建設三大行動,鞏固拓展邊境小康村建設成果,製定並實施好“一村一策”,努力推進共同富裕。

  ——敖劉全委員(西藏林芝市委書(shu) 記)

  (本報記者王明峰、崔佳、申茜、竇瀚洋、王漢超、蘇濱、王雲(yun) 娜、張璁、原韜雄、袁泉)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