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援港抗疫物資陸續分發 民眾稱之“及時雨”
【解說】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yan) 峻,也波及全港十八區多間安老院舍,院舍老人接連染疫,急需各類抗疫物資。香港義(yi) 工團體(ti) “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早前推出“安老院舍抗疫物資支援計劃”,接獲全港超過250間院舍的物資申請。該團體(ti) 迅速行動,召集義(yi) 工隊協助包裝、運送抗疫物資,守護市民健康。
【同期】香港義(yi) 工 鄺嘉樂(le)
首先我們(men) 要招募義(yi) 工,義(yi) 工有兩(liang) 方麵,第一方麵就是要將這些物資(進行)包裝,第二就是要找一些義(yi) 工司機,我們(men) 也都有一些車隊幫我們(men) 去運送。第二就是我們(men) 在網上呼籲一些老人院舍,如果他們(men) 需要物資的話,我們(men) 就安排給他們(men) 。到了第三階段,我們(men) 就會(hui) 幫助去派送(物資),會(hui) 安排一些車隊,這些車隊就由(上周)星期四開始,直到今天星期日,總共我們(men) 送了差不多200間老人院舍,大概有60萬(wan) 個(ge) 口罩,10萬(wan) 個(ge) 快速測試劑以及2萬(wan) 盒金花清感顆粒,還有一些夏桑菊。
【解說】3月6日,中新社記者在位於(yu) 香港觀塘區的義(yi) 工隊總部看到,倉(cang) 庫中有序存放著口罩、各類藥品、測試劑等防疫抗疫物資,不少義(yi) 工正在爭(zheng) 分奪秒地拆分和重新包裝防疫用品。
【同期】香港義(yi) 工 張國富
我們(men) 現在做一些包裝的工作,包裝完之後,擺出去外麵,就有人送去一些老人院,有需要的人那裏。我們(men) 裏麵就有一些檢測劑,還有夏桑菊,以及有我們(men) 的口罩,包裝好送給有需要的人用。其實見到他們(men) (義(yi) 工)一直去付出去幫助一些老百姓,一些香港市民,有的人有錢出錢,那我們(men) 就有力出力了。
【解說】現場義(yi) 工協調人鄺嘉樂(le) 告訴記者,日前,團體(ti) 已陸續收到來自中央援港的抗疫物資,包括防疫藥品、口罩和快速測試劑等,這些物資都將通過義(yi) 工的分裝和運輸送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中。
【同期】現場義(yi) 工協調人 鄺嘉樂(le)
我們(men) 現在後麵的金花清感顆粒就是中央政府支援我們(men) 的,我們(men) 都很開心得到這些支援,因為(wei) 其實就在香港有超過1000間的安老院舍,根據特區政府消息,有超過七成大約700間院舍都有老人家感染。如果我們(men) 將這些金花清感顆粒送到老人院舍,給老人家服用,也都可以舒緩確診者的病症。
【解說】據悉,該義(yi) 工團體(ti) 已於(yu) 當天下午完成首輪的物資包裝及運送行動,將約60萬(wan) 隻口罩和約10萬(wan) 盒快速測試劑經由義(yi) 工司機組成的“愛心車隊”送到位於(yu) 全港十八區的近200間安老院舍中。
【同期】“愛心車隊”司機 梁葠怡
我開始做這個(ge) 義(yi) 工一直以來就見到中央一直送一些物資來我們(men) 倉(cang) 庫,包裝完了之後我們(men) 就會(hui) 逐家逐戶去分發,其實都好實在地感受到中央的援助。
【解說】不少安老院舍在收到物資後表示,這些物資援助減輕了安老院舍的防疫壓力,也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抗疫信心,是疫情之下的“及時雨”。
【同期】安老院舍工作人員 蔡先生
這段時間比較困難去買(mai) 這些(抗疫物資),很感謝“社區抗疫連線”送出一些我們(men) 安老院暫時最需要的一些物資,多謝。
【同期】安老院舍工作人員 劉女士
我們(men) 因為(wei) 都比較缺乏和需要的,所以都算一場“及時雨”。(收到)口罩和一些快速檢測劑,對我們(men) 這些院舍來說,都是非常之需要,有用的,感謝。
記者 範思憶 羅嗣昱 李越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