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仍在繼續,更好的日子在後頭
故事仍在繼續,更好的日子在後頭
——委員帶來兩(liang) 張照片背後的事兒(er)
兩(liang) 會(hui) 故事
◎陳 科 實習(xi) 記者 楊宇航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
會(hui) 上,來自四川省的益西達瓦委員帶來了兩(liang) 張照片:一張是昔日掛在陡峭懸崖上搖搖欲墜的藤梯,村民們(men) 進村、出村大都需要沿著懸崖絕壁斷續攀爬17條藤梯;另一張是直入雲(yun) 霄的鋼梯。
照片拍攝地是阿土列爾村,位於(yu)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古裏鎮。那垂直於(yu) 絕壁的17條藤梯,曾是村民與(yu) 外界相連的最“便捷”的通道,這個(ge) 村子也因此得名“懸崖村”。
“看著村民們(men) 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談到有關(guan) 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的新聞報道時,關(guan) 切之情溢於(yu) 言表。
2016年5月,當地政府用時7個(ge) 月,把總重量120噸的6000多根鋼管背上山,建成了這段寬1.5米、總長度2.8公裏的“鋼鐵天梯”。村民們(men) 自此用上鋼梯,相比之前,大大改善了出行條件。
2019年4月,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消息傳(chuan) 到阿土列爾村。翌年5月,阿土列爾村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44人,陸續下山進城,告別土坯房,遷入縣城集中安置小區。
昔日在懸崖爬上爬下,如今在昭覺縣沐恩邸小區安居。村民們(men) 如今的日子,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小區附近有學校、醫院。“水電氣”三通,健身設施齊全,日常生活很方便,閑暇時間還可在小區跳起“三弦舞”。
同年10月,昭覺縣全麵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成效。
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村民們(men) 開始種起經濟作物,政府還免費發放臍橙、油橄欖等經果林種苗,同時派出科技特派員來提供技術服務。部分村民據此收入比之前翻了兩(liang) 倍。
依托“懸崖村”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you) 勢,村民們(men) 回到村裏開起了農(nong) 家樂(le) 。每逢節假日,村邊路旁停滿了來自各地的車輛。沿著“懸崖村”鋼梯向上攀爬,能碰到不少來體(ti) 驗的遊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鋼梯變成村民的“致富梯”。
阿土列爾村,這個(ge) 曾經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如今處處散發著生機與(yu) 活力,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這就是益西達瓦委員展示的“懸崖村”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兩(liang) 張照片,還曾入選“偉(wei) 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故事仍在繼續,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