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穩步邁向“雙碳”目標?代表委員建言“精準解題”

發布時間:2022-03-09 14: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兩(liang) 會(hui) 觀察)如何穩步邁向“雙碳”目標?代表委員建言“精準解題”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黃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任重而道遠。2022年是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相關(guan) 工作全麵鋪開的第二年。

  如何找準關(guan) 鍵方向,把握好步驟節奏,穩步完成“雙碳”目標?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發展短板指出有效路徑,為(wei) 實現“雙碳”之路建言支招。

  借力創新精準“解題”少走彎路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地已陸續啟動相關(guan) 工作。然而摸著石頭過河,基層落實中也出現了精準化、精細化控能不足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dang) 浙江省委會(hui) 副主委王堅表示,部分地區控能對象略顯片麵,控能減排工作也未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保供角度進行周全考慮。

  為(wei) 此,王堅建議科學部署設計“精準控能”機製,建設現代化智慧電網推進數字控能,加快搭建符合產(chan) 業(ye) 升級、生產(chan) 需要的“雙控”體(ti) 係,強化全產(chan) 業(ye) 鏈主體(ti) 用能保障,紮實推進碳達峰工作。

  如在“建設現代化智慧電網推進數字控能”方麵,王堅建議,建設一體(ti) 化電網運行智能係統,以數據模型算法賦能電力供應,驅動企業(ye) 的風能、屋頂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協同優(you) 化調度,實現區域清潔能源基本全額消納,同時大力實施“5G+智能電網”建設,實現電網海量終端設備的“全程控”。

  此外,王堅還建議強化全產(chan) 業(ye) 鏈主體(ti) 用能保障,如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排摸產(chan) 業(ye) 鏈龍頭及上下遊配套企業(ye) 情況,製定“一企一策”“一鏈一策”的控能計劃。

  “雙碳”目標下,企業(ye) 如何主動擁抱低碳發展?

  將目光聚焦印染助劑行業(ye) ,全國人大代表、傳(chuan) 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紡織印染助劑市場需求持續增加,使用的包裝桶數量也日益增多,但目前包裝桶不能有效地實現循環利用,造成了資源浪費。

  他以一組數據進行介紹:據統計,印染助劑包裝桶使用量每年達到1000萬(wan) 隻,且複合年均增長率到達5%,但目前行業(ye) 內(nei) 僅(jin) 有40%的包裝桶作為(wei) 周轉桶循環使用,循環使用率低。

  立足行業(ye) 實際,徐冠巨認為(wei) 可對現有回收模式和管理製度改革創新:將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製度和危險廢物豁免管理的理念拓展應用於(yu) 印染助劑行業(ye) 包裝桶管理,實現行業(ye) 內(nei) 供應鏈與(yu) 循環鏈的無縫銜接,建立起“銷一收一”模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行業(ye) 內(nei) 符合循環利用條件的包裝桶在收集、貯存、運輸、清洗等環節進行危險廢物豁免管理。

  聚焦碳排放“大戶”發力擁抱“綠色”

  汽車尾氣是公認的碳排放“大戶”。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認為(wei) ,以新能源替代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的交通工具可實現零排放,是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最好選擇。

  為(wei) 此,張天任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明確動力能源轉型規劃,讓更多汽車企業(ye) 、能源企業(ye) 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路徑更加清晰。同時,他認為(wei) 應完善交通領域新能源應用環境,研究出台新能源應用配套政策措施。如,在公共交通方麵使用新能源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在個(ge) 人出行方麵實行道路通行、停車費用減免等優(you) 惠政策,引導全社會(hui) 綠色低碳出行。

  張天任還建議包容支持新型動力能源發展,不能限製鉛蓄動力電池發展,讓低速電動車技術路線由市場和消費者決(jue) 定。

  “甲醇已經成為(wei) 全球業(ye) 界公認的一種新型清潔綠色能源,是構建未來綠色能源的重要選擇。”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shu) 福表示,推廣應用甲醇汽車是實現交通領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最為(wei) 現實有效的路徑。

  李書(shu) 福建議,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ti) 係和管理範疇,給予甲醇汽車與(yu) 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持,帶動更多的企業(ye) 投入甲醇汽車的研發,加快實現交通領域碳中和。

  關(guan) 注數字新基建減排降耗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移動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傑看來,數字新基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近年來,中國數字新基建的能效水平在不斷提高。據悉,國內(nei) 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平均電能利用率(PUE)為(wei) 1.46,部分優(you) 秀綠色數據中心已經全球領先,PUE可達1.2到1.3。5G基站的單站能耗相比2019年5G開始建設時的能耗,也下降了25%。

  但隨著數字化業(ye) 務呈倍數級增長,新基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總體(ti) 規模仍呈現上升趨勢。

  鄭傑認為(wei) ,要有序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高效推進數字新基建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包括加快數字新基建的能耗評價(jia) 和碳排放標準建設,加強針對數字新基建的碳排放製度供給,進一步優(you) 化“雙碳”監管治理體(ti) 係。

  例如,他認為(wei) 要將數字新基建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用能權交易市場,加強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權的統籌銜接,前端與(yu) 末端治理協同應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

  此外,鄭傑表示還可以進一步完善“雙碳”協同工作機製,加強“雙碳”集約化監管,推進相關(guan) 部門碳數據共享、業(ye) 務互通;加快推進能耗智控建設,積極鼓勵能源管理領域5G、物聯網等數智技術的應用,鼓勵搭建滿足區域性、行業(ye) 性發展特征需求的管理平台,實現數智析碳、精準降碳。(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