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莫被考證“躺賺”忽悠了

發布時間:2022-03-11 14:37: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年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為(wei) 熱門話題。據報道,個(ge) 別培訓機構借“雙碳”為(wei) 由頭,推出“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培訓課程,還號稱“免考”“包過”“好就業(ye) ”甚至可以“掛靠”賺錢。有人在交錢報名後,卻遭遇了培訓機構虛假宣傳(chuan) 、客服失聯、無法退款等問題。

  “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聽起來就高大上,再加上培訓機構“免考”“包過”“年收入可觀”的鼓動,一些人很容易動心。然而,“夢想很豐(feng) 滿,現實很骨感”。交完學費後,要麽(me) 培訓機構失聯跑路,要麽(me) 學員遲遲拿不到證書(shu) 。即使拿到了所謂“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也隻是一紙空文,根本無法進入碳排放相關(guan) 領域工作,“掛靠”賺錢更是個(ge) 謊言。

  對於(yu) “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一些消費者很容易將其和“會(hui) 計師”“建築師”等聯係起來,認為(wei) 都屬於(yu) 職業(ye) 資格類證書(shu) 。然而,人社部發布的《國家職業(ye) 資格目錄》(2021年版)中,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資格與(yu) 技能人員職業(ye) 資格兩(liang) 項,均無“碳排放管理師”相關(guan) 信息。目前一些培訓機構頒發的“碳排放管理師”證書(shu) ,隻能作為(wei) 一種培訓學時證明。

  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先後發布了多個(ge) 批次數十個(ge) 新職業(ye) ,一些培訓機構聞風而動,利用部分人希望“一證傍身”的心理大肆開展各種考證業(ye) 務,培訓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涉嫌虛假宣傳(chuan) ,擾亂(luan) 了人才培訓行業(ye) 秩序,侵犯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對此,廣大勞動者須擦亮眼睛,別被“考證熱”收了智商稅。畢竟,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但凡“免考”“包過”的培訓課程,含金量注定不高,大可不必白掏學費。而且,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掛靠”行為(wei) 是法律不允許的,有關(guan) 部門一直以來都在嚴(yan) 厲打擊“掛證”行為(wei) 。培訓機構所謂“拿證後不用工作,掛靠單位躺賺”的說法,純屬子虛烏(wu) 有。

  因此,考取相關(guan) 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一定要到國家正規的機構和網站谘詢。求職者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各種彈窗小廣告,以免落入求職陷阱。同時,有關(guan) 部門應依法查處違規培訓機構,叫停某些涉嫌虛假宣傳(chuan) 的廣告,從(cong) 源頭淨化行業(ye) 秩序,防止勞動者上當受騙。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