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交所開市120天:8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106億元

發布時間:2022-03-14 14:3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孟珂

  3月1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開市120天。北交所市場表現基本符合預期,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為(wei) 88家,總市值達2106億(yi) 元。其中,8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業(ye) 績快報,85家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麵達到99%。

  3月11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首份年報出爐,蓋世食品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3.44億(yi) 元,同比增長57%;歸母淨利潤為(wei) 4284.42萬(wan) 元,同比增長61%,扣非淨利潤為(wei) 4055.55萬(wan) 元,同比增長63%。

  “當前北交所上市儲(chu) 備企業(ye) 梯隊持續擴大,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投資者‘獲得感’持續滿足,北交所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這標誌著多層次資本市場正逐步完善。”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夥(huo) 人常春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服務實體(ti) 經濟成效顯現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88家,總市值達2106億(yi) 元。分行業(ye) 來看,機械製造、生物醫藥、計算機這三類行業(ye) 公司數量居前三,上市公司特點表現為(wei) 經營業(ye) 績突出、創新能力較強。

  “北交所開市120天以來,共有17家新股上市,新增合格投資者80多萬(wan) 戶,均符合市場預期。”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常春林對記者表示,北交所開市以來,各項製度經受住了市場考驗。威博液壓成為(wei) 注冊(ce) 製下首家過會(hui) 公司,標誌著北交所進入注冊(ce) 製時代;中航泰達因並購重組業(ye) 務,成為(wei) 北交所首家被問詢的公司,體(ti) 現了北交所堅持以信息披露為(wei) 核心,不斷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值得關(guan) 注的是,3月7日,已完成網上定價(jia) 公開發行的克萊特創造了80日過會(hui) 的北交所速度。對此,周運南表示:“這體(ti) 現了北交所對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支持力度。”

  隨著發行審核穩步推進,北交所“預備隊”持續擴容。記者根據北交所網站統計發現,共有62家企業(ye) 處於(yu) 發行上市審核階段,包括1家已受理、40家已問詢、17家中止以及3家通過上市委會(hui) 議、1家報送證監會(hui) 。

  助力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更上層樓

  北交所開市以來,各項製度也日趨完善,體(ti) 現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建設不斷加快。

  3月4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修訂後的《全國中小企業(ye) 股份轉讓係統分層管理辦法》,其中,對進層財務條件、非財務條件均進行了優(you) 化調整,並將進層頻次由1年1次增至1年6次。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創新層企業(ye) 數量將有所擴充,為(wei) 北交所貢獻大批量優(you) 質“生源”。

  3月4日,上交所修訂並發布實施《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轉板辦法(試行)》。同日,深交所也修訂並發布實施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關(guan) 於(yu) 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創業(ye) 板轉板辦法(試行)》。北交所製定並發布實施了《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同步修訂了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相關(guan) 臨(lin) 時公告模板。

  值得關(guan) 注的是,繼1月27日觀典防務轉板科創板後,翰博高新於(yu) 3月10日由創業(ye) 板上市委審議過會(hui) ,成為(wei) 第一家轉板創業(ye) 板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此外,北交所上市公司泰祥股份目前也在申請轉板創業(ye) 板,有望成為(wei) 繼翰博高新之後第二家轉板創業(ye) 板的上會(hui) 企業(ye) 。

  從(cong) 觀典防務與(yu) 翰博高新的範例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過程流程順暢,從(cong) 受理至過會(hui) 的審核時長分別為(wei) 47天和121天,遠低於(yu) 同期科創板與(yu) 創業(ye) 板的平均水平。

  在周運南看來,北交所運行4個(ge) 月以來,北交所向滬深交易所轉板通道的設計安排及落地實施,真正實現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錯位發展、優(you) 勢互補、互聯互通,暢通了三個(ge) 交易所間的有效聯係,使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wei) 一個(ge) 有機整體(ti) ,助力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更上層樓,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質量企業(ye) 持續供給

  “提升北交所規模,不僅(jin) 要增加上市公司數量,更要實現高質量企業(ye) 持續供給。”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總經理隋強在2月23日“第四屆西城區企業(ye) 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表示,北交所將做到五個(ge) 方麵:一是製定實施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提升方案,同時把建設高質量掛牌公司儲(chu) 備作為(wei) 北交所上市公司上規模、提質量的基礎支撐,將優(you) 化調整新三板的準入、分層、持續監管、發行融資等各方麵基礎製度。二是將推動投資者擴量增麵,進一步提升市場合格投資者數量,推動機構投資者入市。三是評估北交所設立以來的製度運行成效,優(you) 化調整相關(guan) 製度機製。四是研究發布北交所指數。五是建立證券公司現場督導製度,細化規範要求,推進審計機構差異化管理,督促提升審計質量。

  “市場期待北交所加速完善融資、定價(jia) 和交易功能,加快健全配套製度,包括混合交易、市值配售、北證指數、公開發行的可轉債(zhai) 、大型機構者引入等。”周運南如是說。

  常春林表示,當前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重中之重是持續吸引優(you) 質公司,對此,應加大資源投入,同地方政府和行業(ye) 組織一道,增強對擬上市企業(ye) 的培訓力度。同時,增加審核透明度,分行業(ye) 做好案例指引及宣傳(chuan) 推廣等工作,持續吸引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在吸引投資者方麵,應積極引導上市公司合理進行公開發行定價(jia) ,營造持續賺錢效應,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yu) 北交所市場交易。(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