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恢複主線未曾動搖 穩增長行將加力提效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編者按:近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持續震蕩,A股、港股、海外中概股均有波動。有分析認為(wei) ,市場對經濟基本麵是否穩中向好、穩增長政策能否發力見效、對外開放可否縱深推進、資本市場跨境監管協調能否盡快落地等問題存有疑慮。昨日,國務院金融委專(zhuan) 題會(hui) 議有力回應市場擔憂,穩定市場預期,多個(ge) 市場應聲反彈。為(wei) 進一步深入探討資本市場熱點問題,廓清模糊認識,本報自今日起推出資本市場熱點辨析欄目,敬請關(guan) 注。
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國內(nei) 外疫情反複以及市場預期轉弱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近段時間持續震蕩。然而,開年以來宏觀經濟數據的優(you) 異表現與(yu) 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見效已充分表明,不僅(jin) 今年經濟發展邁出的第一步足夠紮實,後續發展的步伐還將行穩致遠,虎年經濟穩中向好的新圖景正愈發清晰。
2022年經濟發展的積極變化,已在前兩(liang) 個(ge) 月的宏觀經濟數據中充分顯現。今年1~2月全國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均實現同比顯著增長,釋放陣陣暖意。前兩(liang) 月製造業(ye) 投資增速的向好繼續展現出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帶來的發展效應提升,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顯著提升也說明年初以來各地紛紛加速上馬重大項目的努力正在轉化為(wei) 發展動能。大中城市商品房住宅銷售價(jia) 格的整體(ti) 環比回升與(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生產(chan) 指數的同比降幅收窄都表明房地產(chan) 下行態勢正有所減緩。
誠然,當前經濟發展麵臨(lin) 不少壓力挑戰,維持經濟發展持續恢複的走勢還需上下一心的努力。但從(cong) 全年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要素保障、發展動能與(yu) 政策支撐看,經濟發展全年持續恢複的主線未曾動搖,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未曾改變。
應當看到,中國擁有較大體(ti) 量的市場規模、完備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得中國能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遭遇嚴(yan) 峻挑戰下保持著獨特優(you) 勢與(yu) 經濟韌性。去年超過114萬(wan) 億(yi) 元的經濟總量與(yu) 和諧穩定的國內(nei) 環境,為(wei) 經濟持續行穩打好了堅實地基。今年前兩(liang) 月宏觀經濟指標整體(ti) 積極的態勢,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向好恢複的勢頭。
糧食、能源、礦產(chan) 品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變化,事關(guan) 民生福祉、宏觀經濟大盤。目前來看,我國稻穀、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今年還將通過適當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等措施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jia) 工作力度。確保糧價(jia) 穩、物價(jia) 穩。同時,有關(guan) 部門自開年以來持續強化煤炭、鐵礦石現貨和期貨市場監管,並在較短時間內(nei) 扭轉了局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麵,當前煤炭產(chan) 量充裕。重要礦產(chan) 品的保供穩價(jia) 也已成為(wei) 國家發改委的全年重點工作。
從(cong) 中長期看,經濟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還將逐步顯現。一係列“十四五”重大工程和補短板、促民生項目將持續開工建設,在未來不斷拉動經濟增長。各地大力推進的城市更新、公共服務補短板等領域也蘊含諸多投資需求。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加速轉型升級與(yu) 5G、新能源汽車等新型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都將帶來新發展動能。另外,我國14億(yi) 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nei) 需市場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智慧零售、母嬰育兒(er) 、家政服務、冰雪體(ti) 驗等消費新增長點逐漸形成。
更為(wei) 重要的是,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儲(chu) 備充足,一攬子穩增長政策還將加力提效。3.65萬(wan) 億(yi) 元的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有望在二季度提速發力,拉動後續基建投資增速。較上年擴大2萬(wan) 億(yi) 元以上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與(yu) 近9.8萬(wan) 億(yi) 元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帶來的效能將在全年後續時間逐步釋放。受到各界熱議的新組合式退稅減稅政策多數尚未實施,意味著約2.5萬(wan) 億(yi) 元的稅收紅利將在日後發力見效。各地樓市銷售回暖則表明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對房地產(chan) 市場的積極影響正逐步顯現。
關(guan) 於(yu) 宏觀經濟運行,國務院金融委專(zhuan) 題會(hui) 議已明確表態,一定要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可以樂(le) 觀展望,一季度乃至後續經濟運行還將迎來更加積極的政策工具、尤其是貨幣政策工具落地實施,提振市場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