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花式”秀實力 業內人士稱看好A股“跌出來的機會”
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xi) 記者 馮(feng) 雨瑤 王鏡茹
3月份以來,A股呈現持續震蕩下行走勢。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持續震蕩的原因是市場預期不佳、風險溢價(jia) 增大,以及海外市場傳(chuan) 導效應。
麵對市場波動,不少上市公司已積極行動,通過回購、增持股票,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公布經營數據等方式提振市場信心。
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曆近期階段調整後,現在A股平均市盈率已經跌入長曆史周期較合理的區間,部分優(you) 秀藍籌和成長股票已經彰顯投資價(jia) 值,看好A股“跌出來的機會(hui) ”。
上市公司出手“護盤”
3月16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回購股份。而高管增持動作也明顯增加,近期夢百合、國檢集團、顧家家居等數十家公司相繼披露增持公告。此外,為(wei) 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2022年以來,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員工持股計劃。
智飛生物3月1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dong) 蔣仁生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其所持公司2878萬(wan) 股無限售流通股,轉讓給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大宗交易平台數據顯示,此次蔣仁生減持股票的成交均價(jia) 為(wei) 100元/股,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yu) 人數達2000人。值得注意的是,按截至3月15日的收盤價(jia) 125.24元/股算,2000名員工合計浮盈約7.26億(yi) 元。
“資本市場的波動是受多方麵影響的。一旦股價(jia) 出現偏離自身真實價(jia) 值,作為(wei) 上市公司,肯定會(hui) 在第一時間采取回購、增持等最有利於(yu) 股東(dong) 的行為(wei) 。這是好事情,說明上市公司看好企業(ye) 未來的發展。”大新銀行(中國)總行資金部衍生品總經理黃偉(wei) 鴻如是說。
上市公司“花式”秀實力
除資本運作外,曬業(ye) 績、積極與(yu) 投資者互動,推進產(chan) 能擴建步伐等等,上市公司紛紛大秀“肌肉”,傳(chuan) 遞“暖春”信號。
3月7日晚間,貴州茅台披露了1至2月份主要經營數據展現“開門紅”。之後,多家龍頭企業(ye) 亦主動曬出月度成績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6日,A股市場共有64家上市公司披露1至2月份主要經營數據。
多家上市公司業(ye) 績增速超預期。貴州茅台披露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公司營收與(yu) 淨利潤均同比增長20%左右,遠超公司近三年同期業(ye) 績增速。
此外,投資者調研紀要也向市場傳(chuan) 遞出積極信號。
星宇股份表示,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從(cong) 2022年1至2月份的產(chan) 銷情況來看還是較好的。2021年公司承接新項目訂單約135億(yi) 元人民幣,這些項目預計2022年底和2023年逐步進入批量生產(chan) 狀態,開始貢獻收入和利潤。
萬(wan) 泰生物表示,公司將及時關(guan) 注國內(nei) 外需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二價(jia) HPV疫苗擴產(chan) 安排,保證市場供應,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公司具備擴大產(chan) 能的潛力。東(dong) 鵬飲料表示,從(cong) 目前產(chan) 能來看,2021年集團已擁有的產(chan) 能為(wei) 236萬(wan) 噸,2022年將在現有生產(chan) 基地內(nei) 增加產(chan) 線,總產(chan) 能約為(wei) 320萬(wan) 噸,以滿足集團高速增長的需求。
多位機構分析師認為(wei) ,提振市場信心還需大力支持並購重組,通過資產(chan) 整合、注入優(you) 質資產(chan) 、加快轉型升級等方式,切實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黃偉(wei) 鴻表示,並購重組是資本市場優(you) 勝劣汰的一個(ge) 方式。通過重組,淘汰部分不適應的企業(ye) ;借助並購,一些優(you) 質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可以更快地突圍而出,產(chan) 生1+1大於(yu) 2的協同效應,有利於(yu) 資源整合和提升上市公司的資產(chan) 質量。(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