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減少噪聲損傷 牢記四點

發布時間:2022-03-18 10:21:00來源: 廣州日報

  減少噪聲損傷(shang) 牢記四點

  世衛組織2021年的《世界聽力報告》稱,全球約20%人口。專(zhuan) 家提醒,聽力下降嚴(yan) 重影響生活質量,危害心理健康,一定要重視。聽力損失一般是可以預防的,通過耳部和聽力保健,有助於(yu) 在整個(ge) 生命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聽力。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胡穎儀(yi) 、孫冰倩

  戴耳機隱患不可小覷

  噪聲是引起聽力損失的原因之一。廣州市紅十字會(hui) 醫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帶頭人於(yu) 鋒教授介紹,現代人長期佩戴耳機是導致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耳機成為(wei) 了新一代“聽覺殺手”,隱患可不小:

  ①長期佩戴耳機,耳垢會(hui) 慢慢增加,如果再不注意衛生就有很大幾率引起發炎;

  ②耳朵長時間處於(yu) 一個(ge) 疲勞狀態,反應會(hui) 變得遲鈍;

  ③佩戴耳機聽歌,注意力會(hui) 被分散,無論是開車還是走路都會(hui) 不安全。

  一旦發現自己戴了耳機摘掉之後有聽力下降的情況,應馬上停止使用耳機。聽力一般可以慢慢恢複,但如果沒有引起重視,隨著噪聲接觸時間的延長,則會(hui) 出現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減少噪聲損傷(shang) 牢記幾點

  如何減少噪聲對聽力的損傷(shang) ?於(yu) 鋒表示,要牢記以下四點:

  1.耳機的使用遵循“60-60”原則:佩戴耳機的時間不超過60分鍾;音量不超過總音量的60%;外界聲音不超過60分貝。

  同時注意選擇合適的耳機,最好是選用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對於(yu) 聽力的損失比耳塞式要小。耳塞式的耳機直接塞在外耳道中,聲波對於(yu) 鼓膜、聽骨鏈、聽神經的刺激更大。使用入耳式耳塞選擇和耳朵大小匹配的膠套,太大會(hui) 導致不適或者耳道發炎,太小起不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另外,耳機不要隻戴一側(ce) ,單戴一側(ce) 的話,單耳向大腦傳(chuan) 遞聲音信號,很容易致使我們(men) 調高音量。切記夜晚不要佩戴耳機睡覺,平常非必要就不要長時間戴耳機。

  2.盡可能遠離或減少暴露於(yu) KTV、迪廳等噪聲環境。

  3.從(cong) 事高強度噪聲工作或長時間暴露於(yu) 高強度噪聲時,要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4.噪聲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定期檢查聽力,噪聲導致的聽力損失通常是緩慢進行的,初期不易察覺。

  出現耳鳴要及時治療

  很多人都有耳鳴,耳鳴的發病機製尚不明確,但臨(lin) 床發現與(yu) 噪音、血管性疾病、中耳堵塞或咽鼓管功能障礙、頭頸部外傷(shang) 等都有關(guan) ,有些人在吸煙、喝酒、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食用某些食物後,或者壓力過大、疲勞等情況下,會(hui) 加重耳鳴症狀。於(yu) 鋒建議,耳鳴不是小事,發現耳鳴建議立即就診。

  目前治療耳鳴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掩蔽療法、音樂(le) 治療、吸附療法、藥物治療等,有的則需要手術,如耳硬化症。

  耳部和聽力保健小貼士

  避噪音

  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幹擾,是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戒挖掏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shang) 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

  慎用藥

  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如需使用,遵醫囑。

  合理使用耳機(遵循“60-60”原則)。

  作息規律,保持愉悅心情。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在耳垂與(yu) 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hui) 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guan) 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nei) 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