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興職教 泡好一杯茶——一技之長如何讓職業道路閃光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中國新聞》報報道,溫杯、潔具、賞茶、投茶、衝(chong) 泡、出湯、分杯、奉茶……伴隨著舒緩優(you) 雅的音樂(le) ,茶藝師廖雪花端坐於(yu) 茶幾一側(ce) ,目光祥和、動作輕柔。在她纖細而優(you) 美的手姿中,原本繁雜瑣屑的茶藝流程,如行雲(yun) 流水般舞動起來,嫻熟悠然,一氣嗬成,台下觀者莫不投來欣羨目光。
像廖雪花這樣的優(you) 秀茶藝師是如何培養(yang) 出來的?茶藝行業(ye) 如今發展得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蘊含在興(xing) 起的職業(ye) 教育發展大潮中。
“燙出來”的茶藝師 成為(wei) 人大代表
如何泡出一杯好茶?這個(ge) 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從(cong) 陸羽《茶經》對唐代煮茶法進行了一係列規範,到宋代文人雅士之間流行“鬥茶”,把茶藝精細化進行研究,再到明朝朱元璋廢團改散,盛行散茶衝(chong) 泡……中國人逐漸形成功夫茶的飲用方式。由此,茶藝也成為(wei) 中國茶文化的重要載體(ti) 之一。如今,茶藝行業(ye) 發展得如何?茶藝師最清楚。
“茶藝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八馬茶業(ye) 首席茶藝師廖雪花對《中國新聞》報說道。
福建安溪是廖雪花的故鄉(xiang) ,也是中國名茶鐵觀音的故鄉(xiang) 。15歲時,廖雪花進入安溪茶業(ye) 職業(ye) 技術學校,選擇茶藝專(zhuan) 業(ye) ;18歲,她步入職場成為(wei) 一名普通的茶藝師;2018年,因參與(yu) 中印領導人武漢會(hui) 晤的茶敘服務,廖雪花在業(ye) 內(nei) 一舉(ju) 成名;25歲時,她當選泉州市人大代表,是代表團裏屈指可數的“95後”。
“好多人剛接觸茶藝,要過的第一道檻,就是拿蓋碗時避免燙手。茶葉要開水衝(chong) 泡,當年我在茶校練習(xi) 茶藝,衝(chong) 泡時手指也被燙紅,甚至燙傷(shang) 過。雖然說,拿蓋碗是有技巧,但要避免燙手,很難!這是必修課。”在廖雪花看來,某種程度上,好茶藝是燙出來的,“學茶藝時要全身心投入,將一個(ge) 枯燥動作反複練習(xi) ,成百上千次,日複一日不間斷,才能學有所成。要想學好茶藝,沒有捷徑可走”。
3000億(yi) 大市場 高級茶藝師供不應求
廖雪花的高光時刻起步於(yu) 職業(ye) 教育。如何培養(yang) 出更多的“廖雪花”,答案仍在職業(ye) 教育。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中國茶葉消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茶葉內(nei) 銷總量突破230萬(wan) 噸,內(nei) 銷總額躍升至3000億(yi) 元。中國茶行業(ye) 快速發展,茶企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生發,門店擴張迅猛,茶藝師人才缺口急劇增大。
“個(ge) 別地方的一些門店,即使出高薪聘請高級茶藝師,也往往出現一人難求的情況。”深圳八馬茶業(ye) 培訓學校負責人焦楊表示。
焦楊所在的八馬茶業(ye) 培訓學校,成立於(yu) 2010年,屬於(yu) 民辦職業(ye) 培訓機構,主要從(cong) 事初中高級茶藝師及初中高評茶員的培訓教育。從(cong) 2019年開始,該校迎來發展新階段,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培訓過數萬(wan) 名學員。這些學員來自五湖四海,跨越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hui) 圈層,既有企業(ye) 高管、也有職場新人,甚至有中小學生。
“他們(men) 學藝,或是出於(yu) 對茶文化的濃厚興(xing) 趣,或是出於(yu) 對職場的提薪訴求。學員中占比最高的還是茶企在職員工。”焦楊說,“參加專(zhuan) 業(ye) 的茶藝培訓,考取茶藝師資格證,成為(wei) 他們(men) 提升職業(ye) 技能、職場進階的重要手段之一。”
據焦楊介紹,學校培訓過的學員,有的晉升直營門店店長,有的逆襲為(wei) 區域銷售能手,有的徹底愛上茶行業(ye) ,回到二三線城市自立門戶,開茶葉店當老板。
“愛茶人”再就業(ye) 拿資格證書(shu) “技能滿點”
“參加學校茶藝培訓課程,學費可以申請政府補貼,對工作又有幫助,何樂(le) 而不為(wei) ?”潮汕人薛如婷是一個(ge) “90後”,曾為(wei) 一家花店的店主。2020年,受疫情影響,她的花店倒閉,後來步入茶行業(ye) 。
薛如婷的經曆也是職業(ye) 教育促進社會(hui) 就業(ye) 的縮影。
剛公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將繼續開展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使用1000億(yi) 元失業(ye) 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作為(wei) 八馬茶業(ye) 培訓學校的新學員,薛如婷介紹,在課程中,茶文化基礎知識、茶葉基礎知識、茶藝禮儀(yi) 與(yu) 接待、服務與(yu) 銷售及茶藝準備與(yu) 演示都是必學內(nei) 容;此外,教授茶藝實操,還要根據不同茶類特性,介紹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等不同器具的衝(chong) 泡技巧。
“我的目標越來越高,接下來是高級茶藝師。”在通過初級茶藝師考試後,薛如婷對未來職業(ye) 發展更有信心,“現在年輕人不願做茶藝師,感覺工作挺累,因為(wei) 要學很多技能——插花、茶藝、禮儀(yi) 、銷售等等。但我個(ge) 人喜歡茶,反而覺得學了這些技能後,個(ge) 人發展更全麵了”。
同為(wei) 潮汕人的周佳莉,是八馬茶業(ye) 學校早期學員,已拿過評茶員和茶藝師兩(liang) 個(ge) 國家初級資格證書(shu) ,也曾參加在深圳舉(ju) 辦的鬥茶大會(hui) ,獲得第三名。
“拿證與(yu) 沒拿證是有差別的。”已經升任店長的周佳莉說,“茶企、茶葉店招聘茶藝師,證件等級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如果是高級茶藝師,工資肯定更高,因為(wei) 你的專(zhuan) 業(ye) 性更強。”
為(wei) 更好地傳(chuan) 承茶文化 民資辦職教亟需引導規範
“市場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才,我們(men) 就培養(yang) 什麽(me) 樣的人才。”在焦楊看來,民營企業(ye) 辦職業(ye) 教育,最大優(you) 勢就是直接對接市場,減少做無用功。
事實上,民企辦職校已成為(wei) 近年來的社會(hui) 熱門話題。2021年5月,中國教育部發布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積極鼓勵社會(hui) 力量舉(ju) 辦民辦職業(ye) 教育。包括鼓勵企業(ye) 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舉(ju) 辦或參與(yu) 舉(ju) 辦實施職業(ye) 教育的民辦學校。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工商聯主席劉勁鬆也對媒體(ti) 表示,要引導職業(ye) 教育社會(hui) 化市場化辦學,引導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和舉(ju) 辦職業(ye) 教育。
針對茶藝職業(ye) 教育領域的未來發展,身為(wei) 資深從(cong) 業(ye) 者的焦楊建議,政府應鼓勵引導有條件、有能力的知名茶企,建立完善、係統的茶藝師職業(ye) 培訓體(ti) 係;支持一些茶業(ye) 發展勢頭良好的地區,引入高級茶藝師人才,提供更多激勵機製,提升茶藝師群體(ti) 的福祉及社會(hui) 地位,進而刺激更多年輕人樂(le) 於(yu) 從(cong) 事茶藝事業(ye) 。
投身茶藝行業(ye) 也是在傳(chuan) 承文化。廖雪花說,“茶藝不單隻是年輕人的一種擇業(ye) 手段,它更是演繹茶文化的重要載體(ti) ,甚至於(yu) 說,茶藝師的存在,就是為(wei) 了讓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茶,接觸到茶背後悠久的文化傳(chuan) 統”。
正因為(wei) 茶藝教育承擔傳(chuan) 承茶文化的使命,焦楊呼籲政府有關(guan) 部門應加強行業(ye) 監管和引導,“社會(hui) 上有一些人利用茶藝師培訓熱度,投機逐利,隨便注冊(ce) 公司,就成立茶藝培訓機構。由於(yu) 缺乏監管,課程粗製濫造,為(wei) 迎合考證需求而大肆牟利,拉低茶藝師職業(ye) 教育培訓的整體(ti) 水準,長此以往,必然對行業(ye) 帶來不良影響”。
焦楊說,目前應提升茶藝培訓機構教師的從(cong) 業(ye) 資格門檻。從(cong) 事茶藝培訓的教師,必須專(zhuan) 業(ye) 技能過硬、專(zhuan) 業(ye) 知識夠強,才能教出好學生,為(wei) 社會(hui) 輸送所需的茶藝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