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快遞進村尚需打通堵點

發布時間:2022-03-21 14:30:00來源: 經濟日報

  吉蕾蕾

  完善農(nong) 村快遞網絡,充分發揮基層網點內(nei) 生動力,推動行業(ye) 協作和資源共享,破解降成本和可持續難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農(nong) 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這是自2014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第9年將“快遞”寫(xie) 入其中,也再次為(wei) 快遞進村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快遞連接千城百業(ye) ,有助於(yu) 城鄉(xiang) 商品流通、農(nong) 特產(chan) 品上行,促進鄉(xiang) 村發展。近年來,在相關(guan) 部門大力推動下,快遞進村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快遞的觸角加速向鄉(xiang) 村延伸。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蘇浙滬等地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得益於(yu) 此,現在全網每天有1億(yi) 件包裹寄到農(nong) 村,極大提升了農(nong) 村消費的便利程度。

  快遞聯通線上線下,農(nong) 村市場潛力也進一步得到挖掘。近年來,郵政快遞業(ye) 累計培育了山西呂梁雜糧、山東(dong) 日照海鮮、江蘇宿遷花木等100個(ge) 業(ye) 務量超千萬(wan) 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項目,在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效能、促進農(nong) 民增收、助力鄉(xiang) 村發展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今,快遞日均服務用戶接近7億(yi) 人次,城市和農(nong) 村、東(dong) 中西部之間郵政服務水平差距不斷縮小。按照部署,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實現鄉(xiang) 鄉(xiang) 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不可忽視的是,快遞進村在落地、推廣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難點、堵點,想要實現“村村通快遞”仍有一定難度。比如,一些西部偏遠地區,基礎設施差、村落布局分散、業(ye) 務量少,快遞企業(ye) 設點駐站的意願不高。有的快遞網點投入後,存活難度大也是客觀事實。有的中轉點設置不合理,增加了運費和時間成本。

  完善農(nong) 村快遞網絡,基層網點要充分發揮內(nei) 生動力。要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xiang) 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各基層網點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優(you) 勢,嚐試多元化經營。之前已經有村級網點與(yu) 便利店、水果店有效結合,以“前店後倉(cang) ”的布局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經營收入,很有借鑒意義(yi) 。

  完善農(nong) 村快遞網絡,解決(jue) 好末端配送問題是關(guan) 鍵所在。當前,部分快遞企業(ye) 分配給農(nong) 村基層網點的利潤空間不足,導致服務不規範等現象時有發生。要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的作用,加快建設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推動運行機製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探索交快、郵快等合作模式,推動行業(ye) 協作和資源共享,破解降成本和可持續的難題。

  我國各地區發展農(nong) 村寄遞物流的條件各不相同,加快農(nong) 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推動快遞進村工程落地實施,還要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推進。要支持大型流通企業(ye) 以縣城和中心鎮為(wei) 重點下沉供應鏈,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chan) 銷對接關(guan) 係。在冷鏈物流方麵,要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合作聯營、成網配套,逐步實現農(nong) 村由單純“收快遞”向“產(chan) 快遞”“收快遞”並行轉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