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向群眾學 到基層練

發布時間:2022-03-24 11:25:00來源: 人民日報

  向群眾(zhong) 學 到基層練(一線行走)

  基層是好課堂,實踐是好教材,群眾(zhong) 是好老師。向群眾(zhong) 學習(xi) ,有助於(yu) 啟發工作思路,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

  不久前,我到基層走訪,和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黃溪村村支書(shu) 徐萬(wan) 年聊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問及他工作多年最大的經驗,“以村民為(wei) 師!”老徐脫口而出。

  仔細琢磨,這話說得有道理。以前,黃溪村是一個(ge) 典型的後進村,人心不齊,村容村貌落後,產(chan) 業(ye) 發展也跟不上。老徐上任後,並不著急出新點子,而是一頭紮進村裏,挨家挨戶走訪。

  “上門一聊,老鄉(xiang) 們(men) 的建議還真不少。”老徐細細歸納出幾條:村務要公開,班子要團結,致富帶頭人應該多多扶持等。聽了老鄉(xiang) 的心聲,老徐幹事也有了底氣。上任伊始,他便推出“村四條”:村幹部不得違規插手工程;推動村務公開;每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hui) 討論項目;村幹部輪流坐班、隨叫隨到。

  有了規矩,便成方圓。短短幾年,黃溪村麵貌煥然一新,養(yang) 桑蠶、種大棚、搞旅遊,村裏產(chan) 業(ye) 發展很快。老徐感歎:“都說是我改變了村子,其實是大家的智慧帶動了村子的發展啊!”

  虛心學習(xi) ,向村民問計問策,汲取群眾(zhong) 智慧,讓老徐這樣的基層工作者獲益匪淺。對一些剛工作的年輕人來說,走近群眾(zhong) 更是受益無窮。

  曾經在贛州市興(xing) 國縣白石村駐村幫扶的郭海寧,離開白石村回到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已經一年了,朋友圈裏仍然不時出現白石村的影子。他為(wei) 白石村量身定製的幾個(ge) 產(chan) 業(ye) ,都是在村民們(men) 先期探索的基礎上,通過村集體(ti) 的整合與(yu) 政策的撬動,最後形成了規模。從(cong) 學校到田間地頭,從(cong) 書(shu) 本到農(nong) 技農(nong) 活,跳出書(shu) 本多向群眾(zhong) 請教,身上就會(hui) 少一些書(shu) 卷氣息、多一些泥土芳香。

  這些年我到各地采訪,見到不少鄉(xiang) 村的土辦法、小創新,這些未必可以大麵積推廣普及,卻都凝結著群眾(zhong) 的智慧,適合當地發展的需要。基層是好課堂,實踐是好教材,群眾(zhong) 是好老師。聽民聲、集民智,踏踏實實向群眾(zhong) 學習(xi) ,有助於(yu) 啟發工作思路,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

  (作者為(wei) 本報江西分社記者) 

  朱 磊

  朱 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