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獲得感提升 電子證照應用加快推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電子證照將如何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又將如何安全、有效地落地應用?人民網推出“聚焦電子證照應用發展”係列報道,探討電子證照行業(ye) 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證明事項,擴大“跨省通辦”範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ye) 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進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
電子證照,是指由各單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類證照、證明、批文、鑒定報告、辦事結果等文件。
入住酒店,用電子身份證就能辦理手續;企業(ye) 的辦事員不必帶著公章、紙質材料到處跑,線上上傳(chuan) 文件就能加蓋電子印章……現如今,電子證照的應用正在為(wei) 人們(men) 生活、工作帶來便利。
此次印發的《意見》提出,要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在個(ge) 人電子證照應用領域,加快推進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身份證、社會(hui) 保障卡等10類個(ge) 人常用證照電子化應用,覆蓋婚姻登記、生育登記、戶籍遷移等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應用場景;在企業(ye) 電子證照應用領域,推動營業(ye) 執照、生產(chan) 經營許可證、檢測認證等電子證照的應用;在電子證照社會(hui) 化應用中,圍繞合同訂立、人員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遊等場景積極推動。
自“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提出,特別是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上線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優(you) 化政務服務,推出一係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舉(ju) 措,電子證照應用就是其中重要一項。
證照作為(wei) 許可、認證等信息的核心載體(ti) ,是實現業(ye) 務管理和事項線上辦理的重要工具和支撐手段,電子證照不僅(jin) 能夠實現政務服務“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的重大改革,提升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更使政府數字化轉型向前邁出一大步,支撐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前行。
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長江上遊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有利於(yu) 政務服務便捷度的進一步提升,推動政務辦理實現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目標,也有利於(yu) 數字政務向全國一體(ti) 化方向發展,讓老百姓和企業(ye) 少跑路,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減少企業(ye) 審批時限,有助於(yu) 提高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不僅(jin) 能增加辦事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也能提高政務工作效率與(yu) 質量,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社會(hui) 誠信水平。”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湯繼強認為(wei) ,電子證照於(yu) 政府而言,打破了傳(chuan) 統政府服務服務模式下的信息孤島,促進政府數據的公開和信息共享,有效優(you) 化政府資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切實便利群眾(zhong) ,有利於(yu)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於(yu) 居民而言,有利於(yu) 提供安全可靠的個(ge) 人身份驗證,規避信息泄露風險,避免繁瑣認證程序,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群眾(zhong) 常見的證明身份問題。
“於(yu) 企業(ye) 而言,則促進了證照的有效管理,解決(jue) 紙質證照保管難、數據提取不便等問題,通過從(cong) 生成、傳(chuan) 送、存儲(chu) 到使用的全程留痕,保證證照的安全可信、不可篡改、可追溯性。” 湯繼強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