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布促進工業經濟發展“32條”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今天上午,廣東(dong)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廣東(dong) 省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優(you) 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進一步鞏固工業(ye) 經濟增長勢頭,確保工業(ye)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行動方案》共提出八項行動32條措施。其中,減稅降費、融資促進、保供穩價(jia) 、投資提振、資源要素保障五項行動23條措施,對照國家工業(ye) 政策進行細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提升、消費帶動、企業(ye) 提質增效三項行動9條措施,是結合廣東(dong) 省實際增加的政策內(nei) 容。總體(ti) 而言,《行動方案》與(yu) 廣東(dong) 省中小企業(ye) 紓困政策錯位互補。
一、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實施融資促進行動
數據顯示,今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0.5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5%,增幅比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速提高0.3個(ge) 百分點,這彰顯了廣東(dong) 省工業(ye) 經濟繼續發揮支撐作用。
但同時,廣東(dong) 省工業(ye) 經濟穩定恢複態勢仍有壓力。尤其廣東(dong) 是中小企業(ye) 大省,中小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分別超過630萬(wan) 戶、830萬(wan) 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經濟下行影響,當前廣東(dong) 省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仍然麵臨(lin) 問題。
對此,《行動方案》提出,做好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稅費緩繳政策延期的落實督導,將2021年四季度實施的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延續實施6個(ge) 月。同時,今年廣東(dong) 擴大“六稅兩(liang) 費”適用範圍,按照50%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chan) 稅等“六稅兩(liang) 費”的適用主體(ti) ,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
在降低企業(ye) 社保負擔方麵,今年廣東(dong) 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ye) 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在2022年度將中小微企業(ye) 返還比例從(cong) 60%最高提至90%。
此外,今年被列為(wei) 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nei) 的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減免6個(ge) 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ge) 月租金。
加大對實體(ti) 經濟支持,《行動方案》還提出,要實施融資促進行動,加強信貸政策評估督導,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優(you) 化信貸結構。今年人民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按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落實煤電等行業(ye) 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政策,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
二、保供穩價(jia) ,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
去年至今,大宗原材料市場價(jia) 格波動較大。對此,《行動方案》也給出了具體(ti) 的政策指引。密切監測大宗原材料市場供需和價(jia) 格變化,落實好鐵礦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措施,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堅決(jue) 遏製過度投機炒作。
在煤電油氣運保障方麵,要建立健全協調機製,加強資源統籌調度,製定能源保供應急預案。嚴(yan) 厲打擊散布虛假信息、哄抬價(jia) 格等各類違法行為(wei) 和資本無序炒作。
與(yu) 此同時,廣東(dong) 積極拓展工業(ye) 企業(ye) 多元化資源供給渠道,支持企業(ye) 投資開發鐵礦、銅礦等國內(nei) 具備資源條件、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礦產(chan) 開發項目。堅持綠色發展,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ye) 階梯電價(jia) 製度。
《行動方案》還提出,支持各市劃設工業(ye) 用地控製線和產(chan) 業(ye) 保護區塊,將重大工業(ye) 項目優(you) 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製、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政策,組織實施“十四五”期間符合重大項目能耗單列要求的產(chan) 業(ye) 項目。
此外,廣東(dong) 建立重點工業(ye) 企業(ye) 用工調度保障、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機製,針對國內(nei) 疫情點狀散發可能帶來的人員入粵受限等風險,提前製定應對預案。
三、提升產(chan) 業(ye) 鏈韌性,健全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製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探索“鏈長”“鏈主”企業(ye) 協同推進建立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供需對接機製,建立戰略儲(chu) 備機製,保障重點生產(chan) 物資供應。
實施投資提振行動,建立健全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製,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鏈招商工程,編製戰略性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圖譜和產(chan) 業(ye) 招商地圖,成立產(chan) 業(ye) 鏈招商聯盟,建立產(chan) 業(ye) 招商數據庫和目標企業(ye) 清單,推進實施產(chan) 業(ye) 鏈“集群式”招商。
支持光伏、鋰離子電池產(chan) 業(ye) 發展,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推進海上風電發展,帶動太陽能電池、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投資。今年推動8500家工業(ye) 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加快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力爭(zheng) 今年推動建設5G基站超3萬(wan) 座,推進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
四、實施消費帶動行動,推動工業(ye) 產(chan) 品下鄉(xiang)
鼓勵各市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開展消費促進主題活動,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智能終端等相關(guan) 行業(ye) 工業(ye) 產(chan) 品下鄉(xiang) 。
同時,加大線上線下融合力度,擴大線上新型消費,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加快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保稅物流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支持廣州、深圳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zhuan) 項行動。
加大對“鏈主”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支持力度,引導省級政策性基金加大融資對接力度,支持融資機構創新開發專(zhuan) 屬產(chan) 品。更大力度推動“小升規”工作,建立重點企業(ye) 培育庫,繼續實施並優(you) 化“小升規”獎補政策。
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推進,支持建設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先進製造業(ye) 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培育新製造平台新業(ye) 態。今年推動10個(ge) 行業(ye) 、超5000家工業(ye) 企業(ye) 開展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建設。
(總台記者 陳旭婷 羅平章 黃東(dong) 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