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東郯城:精準誌願服務回應群眾“急難愁盼”

發布時間:2022-03-25 16:24:00來源: 光明日報

  山東(dong) 郯城:精準誌願服務回應群眾(zhong) “急難愁盼”

  最近,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郯城縣高峰頭鎮曹村村民許峰有了一個(ge) 新頭銜——“飛燕誌願者”。自2月份以來,她和同村其他9名誌願者一起,每人一天輪流值班,走東(dong) 家串西戶,拉家常聊瑣事,目的隻有一個(ge) :把村裏群眾(zhong) 的誌願服務訴求收集起來,通過“智慧郯城”App點單,鎮裏、縣裏的誌願者就會(hui) 接單,然後上門解決(jue) 群眾(zhong) 訴求。據了解,在郯城縣,像許峰這樣的飛燕誌願者共有6600多名。

  郯城縣位於(yu) 山東(dong) 最南部,外出務工人員多,空巢老人、留守兒(er) 童的冷暖健康時刻牽掛著黨(dang) 委政府的心。近年來,郯城縣積極探索文明實踐誌願服務供給方式,打造精準對接群眾(zhong) 需求的文明實踐誌願服務項目,借助新媒體(ti) 、大數據,形成了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相貫通的誌願服務工作新模式。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老年人、兒(er) 童對網絡和智能手機不熟悉,無法獨自完成點單。針對這一問題,郯城縣創新服務模式,從(cong) 每個(ge) 村選擇10名誌願者,業(ye) 務培訓後,深入群眾(zhong) 家中,精準摸排群眾(zhong) 需求,幫助群眾(zhong) 點單。這6600名誌願者,猶如一隻隻飛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有效解決(jue) 了誌願服務不精準、服務訴求覆蓋麵不廣等問題。

  趙荔是郯城縣泉源鎮長埠嶺村的“飛燕誌願者”。3月23日,輪到趙荔值班,吃完早飯她就穿上馬甲、戴好胸牌,打算和村裏幾個(ge) 老年人聊聊,聽聽他們(men) 的想法。在閑聊中,吳大娘念叨著已經好多年沒聽過大鼓、京劇了,趙荔還了解到和吳大娘一樣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數。於(yu) 是,趙荔拿出手機通過“點單平台”表達了訴求。郯城縣文明實踐中心在後台審核中發現這一訴求,接單後立即把單派給縣文旅局“文藝輕騎兵”誌願服務隊。第二天上午10點,吳大娘和村裏的老年人一起,在村裏的文明實踐廣場上聽到了京劇。

  “這裏就是我們(men) 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是我們(men) ‘飛燕誌願者’的家,平時我們(men) 就在這裏開展各類活動,分析群眾(zhong) 訴求。”泉源鎮宣傳(chuan) 委員周麗(li) 麗(li) 說,能現場解決(jue) 的就當場解決(jue) ,堅持訴求不出村,村這一級解決(jue) 不了的,點單到鎮裏或者縣中心。

  目前,郯城縣有一支縣級誌願服務總隊,下轄17支專(zhuan) 業(ye) 誌願服務隊,涵蓋教育、文化、醫療等6類72個(ge) 誌願服務項目。

  郯城縣委宣傳(chuan) 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整合各方資源,繼續完善推廣“一點就來”誌願服務工作模式:一是依托“飛燕誌願服務隊”線下渠道和“指尖上的郯城”微信公眾(zhong) 號線上渠道,廣泛收集群眾(zhong) 需求,縣實踐中心每月根據群眾(zhong) 需求製定項目菜單,在“智慧郯城”App、“指尖上的郯城”等公眾(zhong) 號上公布;二是繼續打造差異化需求服務項目,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兒(er) 童以及特困群體(ti) ,定製內(nei) 容各異的誌願服務項目。

  過去,群眾(zhong) 需要層層上報誌願服務需求,現在誌願服務就落戶到手機App裏,這一變化的背後是郯城堅持服務群眾(zhong) 、拓展文明實踐活動的縮影。“手機一點,服務就來”,真正實現了群眾(zhong) 在哪裏,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li) 李誌臣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國偉(wei) 杜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