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市場監管領域涉案物品有了新去處 北京探索運行“公物倉”機製

發布時間:2022-03-28 10:27:00來源: 法治日報

  本報訊 記者張雪泓 北京市公安局與(yu)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聯合舉(ju) 辦市場監管領域涉案物品管理“公物倉(cang) ”啟動儀(yi) 式。今後,兩(liang) 部門在行刑銜接辦案過程中查處的涉案物品將在一個(ge) “公物倉(cang) ”中完成集中存儲(chu) 、管理、取證、處置,實現資源合理利用,執法更規範。

  據悉,此次兩(liang) 部門創新建立的市場監管領域涉案物品存儲(chu) 協作機製,以執法規範化為(wei) 落腳點,確定了市場監管領域刑事案件涉案物品存儲(chu) 協作的工作辦法,細化了各單位在機製運行過程中對於(yu) 涉案物品的移交、流轉、調用、處置等工作的職責任務與(yu) 規範要求,確保涉案物品全流程規範管理。該項機製立足於(yu) 解決(jue) 案件辦理難點,對公安機關(guan) 與(yu) 市場監管部門在聯動執法與(yu) 行刑銜接過程中扣押的大宗、特殊種類涉案物品,可以按要求就近存入市場監管部門“公物倉(cang) ”或雙方協商一致的地點,極大拓寬了涉案物品存儲(chu) 渠道,有效解決(jue) 了基層辦案難題。

  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食品、藥品、知識產(chan) 權等市場監管領域刑事案件涉案財物種類繁多,除了涉及金銀、珠寶、名表、電子設備等常規財物,更多的則是生鮮、藥品、保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需要特定儲(chu) 存條件的特殊物品。這類涉案物品存儲(chu) 條件專(zhuan) 業(ye) 性強、標準高,是行政執法、刑事司法或兩(liang) 法銜接的重要物證。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北京警方打擊環食藥旅領域違法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領域內(nei) 涉案財物數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現有存儲(chu) 條件已不能完全滿足存儲(chu) 要求。通過對環食藥旅領域100餘(yu) 萬(wan) 件涉案財物梳理分析發現,七成以上涉案物品由辦案單位自行存儲(chu) ,或是場地、庫房存放,或是就地封存,全流程規範管理製度還不健全,給涉案物品存儲(chu) 與(yu) 處置帶來了風險隱患,也成為(wei) 基層執法辦案的難點問題,“公物倉(cang) ”機製的運行,進一步深化落實了“實物靜止,手續流轉”涉案財物集中統一管理,有效降低了涉案財物在隨案移送過程中出現損失的風險,切實提高了物品流轉效率,提升了市場監管領域刑事案件辦理效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