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破解將"老有所為"落到實處這個難題?

發布時間:2022-03-28 10:25:00來源: 人民日報

  多措並舉(ju) 把“老有所為(wei) ”落到實處(金台視線·關(guan) 注健康老齡化②)

  核心閱讀

  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

  促進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提升老年文化體(ti) 育服務質量,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對於(yu) 老年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近日,本報收到多封讀者來信,反映老年人除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外,還希望繼續參與(yu) 到社會(hui) 生活中。

  如何讓老年生活更豐(feng) 富多彩,將老有所學、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落到實處?記者對此展開采訪。

  一些小區周邊老年活動場所欠缺,閑置場所未合理利用,老年活動需充分融入社區

  “我們(men) 小區上歲數的人不少,可小區裏沒有供老人休閑娛樂(le) 的室內(nei) 場所,晴天大家還能在口袋公園裏聊聊天、鍛煉身體(ti) ,一下雨就隻能待在家裏。”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琴亭湖畔小區的陳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稱,小區配套建設的老年活動中心一直沒有開放使用,好好的活動場所變成了堆放雜物的倉(cang) 庫,“希望小區的老年活動場所能夠充分利用起來,我們(men) 願意一起裝修,共同參與(yu) 建設”。

  活動場所缺失、相關(guan) 設施亟待建設,類似的困擾,不少老年人都遇到過。河南省鄭州市讀者朱先生來信反映,周邊小區缺少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小區內(nei) 其實有閑置場地,但沒有統一規劃,要麽(me) 堆放雜物,要麽(me) 挪作他用。我曾給社區物業(ye) 提過建議,但管理人員一直推脫,相關(guan) 設施就是建不起來”。

  由於(yu) 缺乏專(zhuan) 門場所和配套設施,一些老年人隻能見縫插針尋找活動場地,卻沒想到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鄰裏不和諧。廣東(dong) 省茂名市居民何偉(wei) 反映被小區內(nei) 的廣場舞噪聲困擾多年,“每天清晨和晚上都能聽到伴奏的音樂(le) 聲和嘈雜的人聲,一大清早就被吵醒,晚上入睡困難,很多居民都不勝其煩”。貴州省貴陽市網友李先生表示,小區內(nei) 老年人晨練聲音大且持續時間長,從(cong) 早晨6點一直到中午都有人鍛煉。小區物業(ye) 公司多次協調,但由於(yu) 是公共區域,擾民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jue) 。

  “老年人應該有自己的興(xing) 趣生活,但也要注意不要影響其他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甘肅省白銀市讀者林晨曦表示,在小區籃球場,經常有老年人演奏樂(le) 器、唱戲、唱歌等,孩子們(men) 隻能抱著籃球幹著急,“建議為(wei) 老年人提供合適的活動場所,滿足他們(men) 的需求,營造更加和諧友好的鄰裏關(guan) 係”。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hui) 工作與(yu) 社會(hui) 政策係主任謝立黎表示,許多老舊小區缺乏老年人活動的配套設施,建議通過規劃改造和空地利用,在現有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休閑娛樂(le) 的需求,更好地適配居家養(yang) 老模式。

  老年大學管理和規範亟待加強,老年人在社會(hui) 中發揮餘(yu) 熱仍受到客觀條件限製

  老年大學和老年培訓班是老年人社交、學習(xi) 、培養(yang) 興(xing) 趣愛好的重要場所,不過,有讀者反映,一些地方的老年大學在課程設置、人員管理和相關(guan) 宣傳(chuan) 方麵仍需要加強和完善,建議強化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更好地為(wei) 老年人服務,辦群眾(zhong) 滿意的老年大學。

  四川省成都市讀者羅女士說,她搬家前在一所老年大學學習(xi) 多年,搬家後想找當地的老年大學繼續學習(xi) ,“可是,離我最近的老年大學開設的課程不多,教學質量也不行,和我常上的老年大學相比還有差距。沒辦法,我隻好每次坐1個(ge) 多小時的公交回到原來的老年大學繼續上學,很不方便”。

  有讀者認為(wei) ,老年培訓項目和課程需要進一步規範化。湖南省湘潭市讀者程女士反映,自己報了老年大學的舞蹈班,因疫情防控無法正常開課,她多次要求退還學費卻未能得到答複,整個(ge) 過程持續了1年多,讓她十分煩惱。讀者郭蔚報名參加了遼寧省沈陽市一所老年大學的芭蕾舞課程,上課期間多次更換教師、更改上課地址,“這給我造成了很大困擾。我提出退還報名費,但學校一直拖著不給辦”。

  近年來,越來越多老年人“不服老”,做起了誌願服務。上海市讀者吳小龍說,老年人更懂老年人的需求,小區裏經常有老年人支個(ge) 攤位,免費給大家提供誌願服務。“不過,目前願意當誌願者的老人還不算多,我們(men) 也在積極向社區老年人發出號召,希望大家都能參與(yu) 進來。”吳小龍說。

  還有不少老年人希望能夠發揮餘(yu) 熱,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不過,在求職過程中,年齡限製成了老年人不易跨過的一道門檻。對此,有讀者建議,適度放寬一些老年人能夠勝任的職位的年齡限製。“建築設計、醫療護理、農(nong) 業(ye) 技術、製造手工等領域,老職工往往具有豐(feng) 富的從(cong) 業(ye) 經驗,完全退休讓他們(men) 的經驗和技能失去了用武之地,這也是一種損失。其實可以退而不休,讓他們(men) 充分發揮餘(yu) 熱,做好傳(chuan) 承、以老帶新。”山東(dong) 省菏澤市網友趙芹表示,可以采取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為(wei) 老年人再就業(ye) 開方便之門,增加他們(men) 的再就業(ye) 機會(hui) 。

  用多樣的形式、豐(feng) 富的活動、有效的激勵,助力提升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的積極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意見》特別提出,促進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提升老年文化體(ti) 育服務質量,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我國老年人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的願望也逐漸增強。

  教育是老年人越來越重視的一項需求,但目前,老年教育服務體(ti) 係尚未形成,老年教育遠程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因素導致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嚴(yan) 重不足。針對這一問題,一些老年大學不斷創新,積極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優(you) 質的服務。國家開放大學以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為(wei) 重點,目前已經在30所分部成立省級老年開放大學或專(zhuan) 門機構,在基層設立超過4萬(wan) 個(ge) 老年教育學習(xi) 點,借助體(ti) 係優(you) 勢,初步構建起老年教育辦學體(ti) 係。

  據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國家開放大學為(wei) 老年學習(xi) 者搭建了多終端的學習(xi) 環境,例如學習(xi) 網站、APP、老年頻道等,為(wei) 學習(xi) 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的學習(xi) 支持與(yu) 服務。充分發揮線上資源優(you) 勢,可以突破場地的限製,讓更多老年人參與(yu) 其中,有效提高老年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和水平。

  張秀梅是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利津縣一所老年大學的學員。她說:“老年大學讓我結識了新朋友,聯絡了舊朋友,身心更健康了。學校去年搬到了新校區,引進了智能化設備,大家都很感興(xing) 趣。”該學校采取積分管理製度,學員可以通過參與(yu) 各式各樣的活動獲取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後便可按規定享有優(you) 先選課、健康查體(ti) 等服務。“參與(yu) 義(yi) 務活動等都能獲得相應積分,有效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大家學習(xi) 的熱情更高了。”張秀梅說。

  一些地方為(wei) 了促進老年人參與(yu) 社會(hui) 活動和誌願服務,實行了積分換取獎勵的政策,吸引老年人積極參與(yu) 。江蘇省張家港市讀者周祖德表示,一些地方開辦了養(yang) 老服務“時間銀行”,服務內(nei) 容包括代買(mai) 代購、陪伴聊天、整理保潔、電器維修、義(yi) 診等,老年人不僅(jin) 可以參與(yu) 到社區養(yang) 老事業(ye) 發展中,還能為(wei) 將來積攢服務時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不斷擴充養(yang) 老誌願服務隊伍,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參與(yu) 到誌願活動中來”。

  謝立黎表示,幫助老年人就業(ye) 需要從(cong) 製度設計、企業(ye) 管理、個(ge) 人意識等多方麵入手,充分利用相關(guan) 製度鼓勵老年人再就業(ye) ,提升老年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社會(hui) 認同度。科學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利用靈活的就業(ye) 形式,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支持低齡老年人繼續就業(ye) ,開發適合低齡老年人的就業(ye) 方式,讓他們(men) 發揮餘(yu) 熱。

  推進老年人參與(yu) 誌願活動需要更多激勵。“現在的老年群體(ti) 也在變化,過去傳(chuan) 統的治安巡邏、社區維護等工作,可能已經無法吸引現在的老年人參與(yu) 。要適時發展更適合他們(men) 的誌願服務項目,探索更多元的麵向老年人的誌願服務種類,提高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的積極性。”謝立黎說。

  (本報記者 向子豐(feng) 張瑞丹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