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一家入境隔離酒店裏的溫情瞬間
隔離點的工作人員雷鈞打開視頻連線,看到了隔離中的一名近2歲的小孩,在畫麵中玩著汽車玩具,不哭不鬧,雷鈞也開心地笑了起來。這名小孩剛與(yu) 媽媽分開4天,他的媽媽在入境後,被檢測出核酸陽性。
近期,海外疫情和國內(nei) 疫情多點暴發,成都雖然沒有本土疫情,但也麵臨(lin) 著防控壓力,集中隔離的壓力隨之上升。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這家酒店暫停正常營業(ye) ,成為(wei) 成都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之一。來自成都多個(ge) 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誌願者組織起一支50餘(yu) 人的隔離專(zhuan) 班,在這裏照料著境外返蓉人員隔離期間的生活起居。
他們(men) 的堅守,一晃就是兩(liang) 年。3月27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這家隔離酒店。
“入境,就是回家”
3月22日,一架入境航班在成都落地。一名年輕的媽媽帶著未滿2歲的兒(er) 子,回到闊別已久的成都,這裏是她的娘家。從(cong) 停機坪到擺渡車,從(cong) 機場到隔離酒店,他們(men) 經過全流程閉環管理,被轉運至雷鈞工作的隔離酒店。
為(wei) 期14天的集中隔離,讓該女士多少有些擔心,尤其還帶著一個(ge) 這麽(me) 小的孩子。“入境,就是回家。”雷鈞告訴她,希望她安下心來。
雷鈞在這個(ge) 隔離點參與(yu) “群眾(zhong) 工作組”的工作,她的職責之一,即是要及時做好入境隔離人員的安撫工作。
可就在第二天,這名女士被檢測出核酸陽性。按照要求,需要轉運至成都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醫療中心治療。這樣一來,她的小孩由誰來照顧呢?
該酒店隔離專(zhuan) 班衛生醫療健康組工作人員王良敏在得知此情況後,第一時間和這名女士互加微信取得聯係,安撫她的情緒,主動了解幼兒(er) 的健康情況。
為(wei) 此,專(zhuan) 班決(jue) 定特事特辦,同意讓這名女士的弟弟來隔離酒店,幫忙照顧小孩。王良敏還按照幼兒(er) 的營養(yang) 需求,挑選了無籽紅提、香蕉、火龍果等水果,在健康監測的時候帶給小孩。
“她弟弟才22歲,小夥(huo) 子義(yi) 無反顧地來到了隔離酒店。”雷鈞說,當在監控裏,看著這名女士把孩子托付給弟弟,工作人員們(men) 心裏也很難受。此後,雷鈞一直和小夥(huo) 子保持著微信溝通。
雷鈞得知,小孩一開始鬧得很厲害,小夥(huo) 子為(wei) 了照顧他,連續兩(liang) 天都沒怎麽(me) 睡覺。雷鈞便在微信裏給小夥(huo) 子鼓勁,交流如何做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專(zhuan) 班還安排專(zhuan) 人為(wei) 孩子做餐食,給他送去玩具。小夥(huo) 子也常常拍下視頻,將孩子的生活情況發送給姐姐。
27日,雷鈞又撥通了小夥(huo) 子的微信視頻電話。記者看到,隔離中的小孩在玩汽車玩具,不哭不鬧,雷鈞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常常幾個(ge) 通宵連續工作”
類似的故事,不時在這家隔離酒店發生。
一位已經93歲的入境隔離人員,有心髒搭橋手術史。得知此情況後,王良敏主動增加麵訪頻次,每日早晚例行電話問候這位老先生的身體(ti) 狀況,在日常體(ti) 溫檢測、症狀詢問等工作基礎上,主動提供血壓、血糖監測及心血管病專(zhuan) 項隨訪服務。
為(wei) 了能夠隨時掌握老先生的健康狀況,王良敏和老先生的兒(er) 子取得了聯係,並時常溝通,囑其隨時關(guan) 注老人身體(ti) 狀況,多和老人電話聊天。
還有一名入境隔離人員打電話給王良敏,稱自己因為(wei) 失眠症,感覺頭暈心慌、呼吸困難。王良敏詳細詢問了這名女士的情況,立即通知專(zhuan) 班做好醫療轉運準備,並穿上防護服現場查看情況。
王良敏拖著沉重的吸氧設備和醫療服務包來到該女士的房間,通過溝通,發現她的心理壓力較大,經常失眠。王良敏已經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工作了一整天,但還是陪著吸氧的女士聊家常,像親(qin) 姐妹一樣安撫著。
通過溝通,這名經常失眠的女士狀況明顯緩解。經過耐心的安撫和陪伴,王良敏順利解決(jue) 了突發醫療情況,讓這名女士感受到在家一樣的溫暖。
該隔離點負責人李澤美告訴記者,王良敏所在的醫療健康組,是工作強度最強的組,“常常幾個(ge) 通宵連續工作”。醫療健康組主要負責隔離點疫情防控技術方麵的培訓、指導、檢查等工作,其中之一,便是處理隔離期間涉及醫療衛生方麵的相關(guan) 訴求。
記者來到該酒店時,王良敏正身著防護服,在汙染區內(nei) 工作,無法麵對麵接受采訪。她通過微信視頻和記者取得聯係,告訴記者自己一切都好。
“非常感謝工作人員,令我們(men) 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2021年底,小潘和愛人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婚禮。選婚紗,選婚慶酒店,訂婚期,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2022年1月13日,小潘突然接到組織安排,立刻到雷鈞和王良敏所在的隔離酒店專(zhuan) 班報到,突如其來的工作變化打亂(luan) 了他們(men) 的婚禮計劃。因為(wei) 工作的特殊性,上班期間需要閉環管理,不能回家。
小潘的愛人沒有生氣,沒有抱怨,隻是說了一句:“沒事,你去吧,家裏有我呢!”
接下來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裏,她幾乎是一個(ge) 人完成了剩下的婚禮籌備工作,用這種方式默默地在背後支持小潘,支持著防疫工作。
小潘在隔離酒店專(zhuan) 班綜合組負責入境航班人員的信息核實,入境人員隔離期滿後,閉環到目的地的分流信息采集等工作,並電話溝通入境人員的購票信息,任務繁重。
數次推遲婚禮後,小潘在3月19日辦完婚禮,但他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婚的喜悅,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隔離酒店的工作中,為(wei) 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了解到,該隔離專(zhuan) 班有綜合協調組、醫療健康組、安全保衛組等共6個(ge) 小組,由50餘(yu) 位工作人員組成。每天早上,他們(men) 會(hui) 把當日的工作安排寫(xie) 在一塊大板子上。以3月27日為(wei) 例,他們(men) 要為(wei) 隔離人員完成新一輪的核酸檢測、統計即將解除隔離的人員去向信息,並督查汙染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等。
記者注意到,他們(men) 的辦公室內(nei) 擺放著幾十箱功能飲料和方便麵。“累嗎?”記者詢問一名工作人員。他回答,要讓隔離人員在入境後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入境,就是回家!”
記者看到,一名隔離人員在酒店留言板上寫(xie) 下自己的心聲:“非常感謝工作人員,令我們(men) 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