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承擔產業鏈“鏈長”角色也是履行社會責任
過去十年,中國企業(ye) 在履行社會(hui) 責任方麵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湧現出大批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企業(ye) 代表,覆蓋環境保護、精準扶貧、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抗疫等多方麵多層次的工作,持續為(wei) 社區、社會(hui) 和國家做出貢獻。
那麽(me) ,未來中國企業(ye) 自身的發展如何與(yu) 社會(hui) 發展同步?企業(ye) 如何有效地履行社會(hui) 責任,持續、係統地為(wei) 社會(hui) 創造價(jia) 值?
就此,新京智庫采訪了多位業(ye) 界專(zhuan) 家學者。
政府市場共同推動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冉戎向新京智庫表示,中小企業(ye) 在履行社會(hui) 責任上需要跟大型企業(ye) 有所區別。很多中小企業(ye) 對於(yu) 社會(hui) 責任的理解往往是“高大上”,自覺做不了。
冉戎認為(wei) ,中小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跟大中型國有企業(ye) 可以不太一樣,中小企業(ye) 可以在技術創新改造,甚至可以在節能減排方麵做一些工作,履行自己的社會(hui) 責任。
湖南大學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及勞動關(guan) 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謝玉華表示,國企在履行社會(hui) 責任方麵走在前列,其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更多與(yu) 國家、地方發展的戰略相關(guan) 。例如,國企在近年的“精準扶貧”“同心抗疫”“一帶一路”“低碳環保”等方麵都有積極作為(wei) 。
在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鄭琴琴看來,中小企業(ye) 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正麵、積極效應需要進一步挖掘。
對於(yu) 如何提高中小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積極性,鄭琴琴表示需要政府和市場兩(liang) 方麵來推動,一方麵,通過市場的力量能夠將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經濟效應和社會(hui) 效應充分發揮出來,另一方麵可以通過政府的積極倡導和引導,比如一些優(you) 惠政策等。
“其實很多企業(ye) 通過社會(hui) 責任的履行,也會(hui) 尋找到新的發展機會(hui) 。比如說在低碳技術方麵,一些環保方麵的新產(chan) 品研發出來,可能就蘊藏著一些新的市場和商機”,鄭琴琴說。
因此,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更多的可能需要通過與(yu) 其自身經營發展結合起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ye) 與(yu) 戰略係教授陳勁表示,很多企業(ye) 把社會(hui) 責任納入企業(ye) 的經營發展指標,特別是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會(hui) 每年都會(hui) 定期發布社會(hui) 責任報告書(shu) 。
“這就要求企業(ye) 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責任同步發展,並將其作為(wei) 企業(ye) 的一個(ge) 發展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更加完整地實現企業(ye) 發展的使命。”陳勁說。
不過,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劉海建則認為(wei) ,國企因為(wei) 有國資背景,所以在社會(hui) 責任履行情況披露方麵有一定的強製性約束。民企則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企業(ye) 如果履行的社會(hui) 責任內(nei) 容跟自身經營利益有關(guan) ,那麽(me) 披露自身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情況則會(hui) 積極些。
健全內(nei) 部治理機製
企業(ye) 要有效履行社會(hui) 責任,內(nei) 部的製度性安排無疑非常重要。近些年來,一些大型企業(ye) 在內(nei) 部成立專(zhuan) 門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部門。鄭琴琴表示,ESG(環境、社會(hui) 和公司治理)很強調內(nei) 部治理機製,即需要一種用來判斷企業(ye) 相關(guan) 理念是否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的監督機製。
“從(cong) 長遠來看,企業(ye) 內(nei) 部需要有規範的製度和有效健全的內(nei) 部治理機製,這樣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才能良性發展,才能不忘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初心’,避免成為(wei) ‘間歇性’、潮流性的動作。”
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副教授葉胥向新京智庫表示,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在內(nei) 部製度建設方麵需要持續完善社會(hui) 責任治理與(yu) 組織管理體(ti) 係,加強社會(hui) 責任內(nei) 部推進製度建設,建立標準化的社會(hui) 責任績效評價(jia) 與(yu) 考核機製,以便形成更加健全的社會(hui) 責任管理體(ti) 係。
葉胥同時也強調,企業(ye) 需要積極將社會(hui) 責任理念和實踐內(nei) 容融入企業(ye) 運營。將社會(hui) 責任理念融入企業(ye) 的形象和品牌營造、發展使命、經營理念、相關(guan) 業(ye) 務運營、職能管理等方方麵麵,以便實現社會(hui) 責任理念和實踐內(nei) 容在企業(ye) 真正落地。
在劉海建看來,當前我國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在內(nei) 部管理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企業(ye) 要用係統化的思維來看待社會(hui) 責任的履行。對於(yu) 如何提高內(nei) 部管理,劉海建認為(wei) ,企業(ye) 要在人、財、物和信息四個(ge) 方麵提高管理水平,這樣才能提高係統化管理水平。
冉戎也認為(wei) ,在內(nei) 部製度建設上,很多企業(ye) 沒有把社會(hui) 責任放到公司戰略裏麵,同時,企業(ye) 內(nei) 部從(cong) 頂層到基層形成一致的理念,相應的保障機製或崗位也要做出調整,比如在董事會(hui) 中增設負責這塊工作的董事。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周祖城對新京智庫表示,一些企業(ye) 對社會(hui) 責任的內(nei) 涵認識也還相當模糊,無論是企業(ye) 還是社會(hui) 都需要不斷加深對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內(nei) 涵的認識。促進企業(ye) 負責任行為(wei) ,既需要企業(ye) 自律,也需要社會(hui) 各界為(wei) 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創造良好的條件。
挖掘企業(ye) 自身特點
關(guan) 於(yu) 企業(ye) 對於(yu) 社會(hui) 責任的理解方麵,陳勁表示,企業(ye) 對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掌握也是在履行社會(hui) 責任。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要主動承擔產(chan) 業(ye) 鏈“鏈長”的角色,把產(chan) 業(ye) 鏈守住,不能讓關(guan) 鍵技術被“卡脖子”。
陳勁指出,“這方麵可能要加大投入,包括加大企業(ye) 研發投入,從(cong) 事一部分基礎研究。”
鄭琴琴也表示,對於(yu) 企業(ye) 而言,在技術攻關(guan) 難題方麵,中國企業(ye) 如果能夠在世界上構建出自己的獨特競爭(zheng) 力,這也是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或者社會(hui) 使命的一個(ge) 體(ti) 現。
同時,鄭琴琴還強調,很多企業(ye) 都發現“雙碳”目標是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nei) 需要關(guan) 注的重點議題。“對於(yu) 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而言,這就不再隻是結合自身的業(ye) 務,同時還要看到綠色低碳創新的大趨勢。”
除了圍繞國家的政策方針、戰略布局以及市場趨勢外,企業(ye) 也可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履行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社會(hui) 責任。
陳勁對新京智庫表示,社會(hui) 責任和經濟效益其實不矛盾,有時候可以有效統籌兼顧。“我們(men) 確實也不能完全讚成純公益的投入,更主張企業(ye) 把公益項目和業(ye) 務結合起來,形成共益。”
謝玉華也建議,企業(ye) 在轉型過程中,要履行社會(hui) 責任,注意保障員工權益、消費者權益、供應鏈的利益等多個(ge) 方麵的責任。
在葉胥看來,未來企業(ye) 要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主動承擔“守合同重信用”社會(hui) 責任,將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理念融入到企業(ye) 自身發展和品牌形象建設中。企業(ye) 要以積極的態度為(wei) 消費者提供價(jia) 格、質量、退換貨、售前售後服務等方麵的承諾,努力增強消費者對企業(ye) 的信任感和滿意度,從(cong) 而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體(ti) 現了企業(ye)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在社會(hui) 價(jia) 值方麵有好的表現。這為(wei) 科技向善、資本向善和商業(ye) 向善樹立了榜樣。
聲 音
謝玉華認為(wei) ,隨著我國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履行水平不斷提高,期待企業(ye) 進一步做好社會(hui) 責任戰略規劃,並將規劃貫穿至企業(ye) 日常運行中,貫穿至每個(ge) 部門、員工的每份工作中,這將極大地提高企業(ye) 履責能力和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