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再“兩地跑”“來回跑”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再提速

發布時間:2022-04-02 11:16: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平台建設加快 更多數據共享

  不再“兩(liang) 地跑”“來回跑”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再提速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行,一些證照要如何辦理?在外務工生了病,醫藥費是不是要回老家才能報銷?近年來,隨著我國跨省流動人口越來越多,與(yu) 群眾(zhong) 工作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跨省辦事需求也日益增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成為(wei) 民生新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證明,擴大“跨省通辦”範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加快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目前,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初步建成,各地間數據共享加速推進,今年,更多的政務服務種類實現了跨省通辦、跨域通辦,讓群眾(zhong) 無需“跨省”,甚至無需出門就能辦事。

  1 點對點通辦

  10分鍾領到證,節省路費上千元

  “我的身份證消磁了,本來要回貴州老家補辦,現在在仙居就能辦,不用兩(liang) 地來回跑了。”3月23日,來自貴州省正安縣的務工人員謝良芬在工作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行政服務中心的“跨省通辦”窗口補辦了身份證。拿到新身份證,謝良芬高興(xing) 得合不攏嘴,貴州距離浙江並不近,“跨省通辦”幫她省下不少錢,還節約了時間精力。

  今年,許多在仙居務工的正安人和謝良芬一樣享受到了“跨省通辦”的便利。去年,正安縣與(yu) 仙居縣開啟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目前,正安群眾(zhong) 有87項事項可在仙居辦理,仙居群眾(zhong) 有133項事項可在正安辦理。

  貴州省是個(ge) 勞務輸出大省,與(yu) 勞務輸入省市“點對點通辦”給當地外出務工群眾(zhong) 帶來極大便利。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全國48項典型經驗做法,“貴州省大力推進‘跨省通辦’解決(jue) 群眾(zhong) 異地辦事難問題”入選。不僅(jin) 是貴州人在外地辦事方便,外地人在貴州辦事也一樣便捷。以貴陽市來說,現在全市共開設69個(ge) “跨省通辦”窗口,市、區(市、縣、開發區)兩(liang) 級累計可以辦理事項達897項。截至目前,全市共辦理“跨省通辦”業(ye) 務4萬(wan) 餘(yu) 件。

  不久前,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居民王茂明成功領取了自己的殘疾人證,這是今年開陽縣政務服務中心通過“跨省通辦”服務申請辦理的首張殘疾人證。

  王茂明是重慶市綦江區人,20多年前來貴州定居。去年3月,突發疾病給身體(ti) 行動造成影響,讓他有了辦理一張殘疾人證的打算。但行動不便的他,回一趟老家倍感艱難,再加上來回上千元的花費,更讓他打起了“退堂鼓”。今年2月,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王茂明的情況後,主動告知其通過“跨省通辦”服務可以實現異地辦理。王茂明沒想到,一張證辦下來,隻用了10分鍾。

  “辦事群眾(zhong) 申請異地辦理殘疾人證,隻需要完成相關(guan) 評定,提供身份證、居住證等材料,我們(men) 就可以通過‘跨省通辦’服務實現快捷異地辦理。”開陽縣政務服務中心殘聯窗口工作人員介紹,資料審核完畢後會(hui) 上傳(chuan) 至統一平台,由重慶市綦江區有關(guan) 部門核實審批、出件,最後郵寄送達辦事群眾(zhong) 手中。

  王茂明的這項申請,屬於(yu) 西南五省區市“跨省通辦”合作中的一項內(nei) 容。2021年4月,由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yun) 南省、西藏自治區組成的西南五省區市簽訂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協同推進線上“一網通辦”、線下異地代收代辦,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目前已發布的西南五省區市“跨省通辦”事項清單,涉及民政、稅務等17個(ge) 部門,涵蓋戶籍遷移、醫保社保等高頻服務事項。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騰剛表示,“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是貴州動員範圍最廣、惠及人群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務服務改革,是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最多跑一次”的融合提升。“我們(men) 統一設置‘跨省通辦’窗口,配齊遠程視頻硬件設備,審批服務結果寄遞費用政府‘買(mai) 單’。統一建設‘跨省通辦’專(zhuan) 區,全省各級‘跨省通辦’窗口實現了‘一個(ge) 係統支撐、一套人馬辦事’。”

  記者了解到,除西南五省區市“跨省通辦”服務以外,我國目前還有京津冀“一網通辦”服務、長三角區域政務服務一體(ti) 化、川渝通辦等跨區域政務服務,省際的合作則更多,極大減少了群眾(zhong) “兩(liang) 地跑”“來回跑”的問題。

  2 跨區自由遷

  “一次都不跑”全程在家就能辦

  “原來會(hui) 計和我說,跨區遷移很麻煩,又是跑兩(liang) 邊的稅務局,又要準備係列資料,沒想到現在網上幾下就能搞定。”3月25日,湖北泛銀谘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通過湖北省電子稅務局網上平台,將公司經營地址從(cong)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遷移至了宜昌市高新區。整個(ge) 過程,他都是在家操作的:“係統真挺智能,一登錄湖北省電子稅務局,就出現了一條‘經營地址發生變化,可能涉及主管機關(guan) 調整’的提醒。我按照提示點擊確認和提交,不用清算也不用繳銷發票,沒過幾分鍾就看到了《稅務事項通知書(shu) (主管稅務機關(guan) 分配通知)》。”

  納稅人的便捷體(ti) 驗感,來源於(yu) 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區稅務局的“自由遷”服務,申請企業(ye) 可直接登錄湖北省電子稅務局或手機APP辦理。辦理過程無需提供或上傳(chuan) 營業(ye) 執照等證明資料,也無需填寫(xie) 任何涉稅申請表單,係統自動掃描申請納稅人營業(ye) 執照變更登記等相關(guan) 信息,辦理時間由原先的3-5個(ge) 工作日縮短至平均10分鍾辦結。

  最近,在湖北宜昌,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業(ye) 務實現跨區、跨市、跨省異地辦理。比如,被廣泛用於(yu) 單位資質評定、招投標、企業(ye) 上市等多個(ge) 事項的社保參保繳費證明。最近,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福建進行建設工程招投標,需要社保繳費證明。因為(wei) 時間緊,以前,遇到這種情況,他都要坐飛機趕回宜昌市,開好證明後再乘飛機去外地交,社保機構還需要專(zhuan) 門發函前來認證,沒有半個(ge) 月辦不下來。而現在,他在福建當地上網就能打印社保電子證明。

  變“企業(ye) 跑”為(wei) “數據跑”,近年來,各地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快與(yu) 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對接,深入提升跨區域通辦服務能力。

  在浙江省諸暨市,稅務部門加快稅收數字化改革進程,推進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便利化,諸暨市稅務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諸暨市支行和轄區內(nei) 外商業(ye) 銀行,三方合力推進橫向聯網跨省異地電子繳稅業(ye) 務。“原來注冊(ce) 地在異地的企業(ye) 繳稅時,需要在經營地開設一個(ge) 銀行賬戶,納稅申報後稅務部門在賬戶上進行扣款。”諸暨市稅務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實行異地電子繳稅後,跨省異地繳稅又增加了一種納稅方式,納稅人“一次都不跑”就能輕鬆完成稅款繳納,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還省了費用。

  去年,諸暨市建成並上線1個(ge) 市級、23個(ge) 鎮級、491個(ge) 村(社區)級政務2.0工作台,另設18個(ge) 公安專(zhuan) 線大廳、1個(ge) 銀行代收網點。政務2.0工作台共認領事項1667項,其中政務2.0事項1477項,整體(ti) 接入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的事項達190項。目前已有1447個(ge) 事項完成“全省通辦”改造,實現率達97.96%。

  暨陽石化集團常州變壓器油有限公司負責人樓曙光說,如今他在諸暨市政務服務大廳商事登記區域申請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事項,隻用一天時間就辦完了,放在以前,在資料齊全的基礎上,最快也要花3天才能完成。

  3 電子證照互通互認

  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跨省通辦”為(wei) 什麽(me) 能夠順利實現?答案是數字政府與(yu) 數字政務建設的不斷推進。

  今年,“數字政府建設”成為(wei)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證照分離”等舉(ju) 措推動政務服務從(cong) 網上掌上“可辦”發展為(wei) “好辦易辦”。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hui) 管理研究院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劉冰認為(wei) ,“跨省通辦”是數字政府建設的最新進展,成為(wei) “一網通辦”之後數字政府建設的新亮點,涉及新的技術手段、領導方式、決(jue) 策流程以及不同的組織形態和服務方式。自“跨省通辦”啟動以來,從(cong) 國家層麵看,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在歸集數據、接入端口、電子證照共享互認等方麵加速發展,成為(wei) “跨省通辦”的樞紐式基礎設施。

  在劉冰看來,“數據共享是實現‘跨省通辦’的基礎條件。各地方各部門之間以網絡和數字技術為(wei) 手段逐步形成相互依賴關(guan) 係,最終形成縱橫交錯、密不可分的合作網絡。”眾(zhong) 多事項異地辦理的背後,是各地有關(guan) 部門推動各項材料、各項流程數字化的努力。

  去年年底,貴州省檔案接收和轉遞工作實現“全省聯網、跨省通辦”。依托大數據平台,貴州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係統正式上線運行,並接入全國檔案管理服務運行平台,新係統啟用後辦理時間由以前的平均兩(liang) 到三個(ge) 工作日壓縮到一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所有服務事項直接在平台上進行操作。

  事實上,貴州全省有約105萬(wan) 流動人員,實現“跨省通辦”意味著要將這些人事檔案全部進行數字化掃描、接入係統,並實現貴州省相關(guan) 服務平台與(yu) 全國服務平台之間的端口打通、數據對接。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各部門加快推進網絡數據集成,建成覆蓋市縣鄉(xiang) 村四級的“一網通辦”服務平台,加快推進“一雲(yun) 一網一平台”應用,除法律法規明確需現場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一律開通網上申請,目前市縣網上可辦率均達100%,20923個(ge) 事項可以通過貴州多彩寶APP掌上辦,身份證、殘疾人證等5個(ge) 證照可以網上調用。

  “跨省通辦”對各地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帶來更多體(ti) 製機製方麵的成果。

  作為(wei) 我國數字化建設走在前列的省份,去年,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推進“電子證照安全製度建設和授權管理”“長三角高效數據供需對接機製”和“數據異議處理機製”3項製度機製建設,並牽頭推進“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等電子證照實現了長三角地區共享互認。

  推進證照電子化是實現“跨省通辦”的一項重要舉(ju) 措。按照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今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預計今年年底前,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ti) 係基本建立,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在全國範圍內(nei) 標準統一、互通互認。屆時,“跨省通辦”將更加便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